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热点突破】冲刺2025中考地理热点专题05:极地科学考察 备考指南 以热点地理问题为载体的中考试题命制方式向来比较受欢迎,尤其近年来,随着中考改革的推进,试题中渗透热点地理问题的命题越来越多,热点地理信息对中考地理试题命制的影响越来越大。新课程标准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原则中明确要求,“坚持素养立意,强化育人导向。命题要有助于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与任务中,运用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以及发现、认识、分析和评价人地关系问题的能力,彰显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等方面的价值。” 以“热点地理问题”为载体,为学生创造新的问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厘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并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备考时应有意识地将现实生活、生产发展、时事热点中的重大地理现象与地理学科知识联系在一起。采用热点材料作为情境,学生入情进境,在真实的案例和情境中生成地理知识和能力,避免了机械记忆和刷题,又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建设伟大成就和重大发展战略,使学生形成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 “雪龙”号凯旋 中国第41次南极科考都做了些什么? 2025年4月8日,“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主要任务。 本次科考的意义重大:2025年是中国首次南极科考圆满结束40周年,也是中国第二次在南极实施3船分航段考察。“雪龙”号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4月8日返回,历时159天,总航程2.7万余海里;“永盛”号自2024年11月20日从张家港起航,2025年1月23日完成考察任务,历时65天,航程近1.1万海里;“雪龙2”号目前正在执行罗斯海联合航次,预计6月完成考察任务返回上海。 那么,在南极漂了几个月,此次科考都干了些啥? 成果显著! “永盛”号和“雪龙”号先后完成任务 首先来说说航程距离最短,最先完成任务的“永盛”号货轮。作为此次南极考察的保障运输船,“永盛”轮是个踏实肯干的“搬运工”,主要承担的是秦岭站配套设施建设物资运送任务。 考察队抵达昆仑站(图据自然资源部) 2024年12月25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与“永盛”号货轮于北京时间12月25日顺利抵达秦岭站海域,并开展卸货作业。据“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介绍,本次卸运物资总重量为6021吨,包括秦岭站后勤保障物资、工程建设项目物资、业务科研物资和油料。其中,“永盛”号货轮载有5461吨货物,“雪龙2”号载有60吨货物和500吨燃油。这些物资被用于开展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任务,在我国南极考察站首次应用风、光、氢、储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积极践行“绿色考察”中国理念。同时,首次开展秦岭站越冬考察任务,也是我国首次实现南极三站越冬。 考察队员在准备释放潜标(图据新华社) 而“雪龙”号和“雪龙2”号主要承担的则是科考任务。各科考队在南极半岛、宇航员海、普里兹湾、阿蒙森海、罗斯海等海域完成综合调查监测和国家“五大类”科技项目,通过航空调查填补了我国中山冰雪机场至恩德比地、格罗夫山、查尔斯王子山和伊丽莎白公主地沿线冰盖区的基础数据空白,首次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长重力岩芯等;组织多国实施罗斯海联合航次考察,继续实施多国参与的国际南极“环行动计划”和中俄钻探项目,参与金砖国家合作的环南极考察,广泛开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 我国首次! “雪龙2”号进行南极秋季大洋科考 “永盛”“雪龙”已归巢,但“雪龙2”号还在路上。近日,“雪龙2”号到达罗斯海预定作业站位,“海洋暗生态系统”科学考察正式拉开序幕。这也是我国首次南极秋季大洋科考。 考察队员在拆卸重力柱以获取海底沉积物样本(图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