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7861

【热点突破】冲刺2025中考地理热点专题07:南菜北运、高原夏菜学案(解析版)

日期:2025-05-1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7次 大小:115416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热点,解析,夏菜学,高原,北运,南菜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热点突破】冲刺2025中考地理热点专题07:南菜北运、高原夏菜 备考指南 以热点地理问题为载体的中考试题命制方式向来比较受欢迎,尤其近年来,随着中考改革的推进,试题中渗透热点地理问题的命题越来越多,热点地理信息对中考地理试题命制的影响越来越大。新课程标准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原则中明确要求,“坚持素养立意,强化育人导向。命题要有助于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与任务中,运用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以及发现、认识、分析和评价人地关系问题的能力,彰显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等方面的价值。” 以“热点地理问题”为载体,为学生创造新的问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厘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并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备考时应有意识地将现实生活、生产发展、时事热点中的重大地理现象与地理学科知识联系在一起。采用热点材料作为情境,学生入情进境,在真实的案例和情境中生成地理知识和能力,避免了机械记忆和刷题,又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建设伟大成就和重大发展战略,使学生形成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 南菜北运 “南菜北运”是指将中国南方地区生产的蔬菜通过物流运输至北方市场,以调节区域间蔬菜供需平衡的流通模式。这一模式在保障北方(尤其是冬季)蔬菜供应、稳定市场价格、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原夏菜 高原夏菜,顾名思义,是在夏季于高原地区种植的蔬菜。这些蔬菜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气候干冷,因此又被称为冷凉蔬菜。尽管甘肃等高原地区在蔬菜种植上可能并不占传统优势,但它们却凭借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成功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南菜北运 “南菜北运”的背景与必要性 气候差异 北方冬季蔬菜短缺:北方地区冬季寒冷,露地蔬菜生产停滞,传统上依赖温室大棚或储存蔬菜,但成本较高且品种有限。 南方气候优势: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南方省份冬季温暖,适宜蔬菜种植,成为全国重要的“冬季菜篮子”。 市场需求驱动 北方人口密集,对新鲜蔬菜需求量大,尤其在春节前后消费旺季,需通过南菜北运填补缺口。。 主要产区与品种 1、核心产区: 海南:豇豆、辣椒、茄子、冬瓜等。 云南:叶菜类(如生菜、油麦菜)、豆类。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广东、广西:瓜类、茄果类。 2、运输品种:耐储运的蔬菜为主, 如土豆、洋葱、南瓜,以及高附加值的反季节果蔬。 3、国家“南菜北运”基地主要有: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海南七个省份。 产区分布: 南方主产区:海南、云南、广西、广东等热带/亚热带省份,冬季温暖,适宜蔬菜种植。 典型场景:云南温室大棚。 运输路线: 公路运输:主力方式,灵活快捷,翻越崇山峻岭(如云贵高原至华北) 铁路专列:如广西百色至北京的“果蔬绿色专列”,开通于2013年,形成南北铁路大通道。 关键节点:南方集散中心(如昆明、百色)、北方枢纽(如北京新发地市场)。 地理分界线:运输路线跨越 秦岭-淮河(中国南北分界线),进入华北地区 运输方式与物流网络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运输途径 公路运输:主力方式,灵活快捷,但受天气和路况影响较大。 铁路冷链:适用于大批量、长距离运输,成本较低。 海运+陆运联运:海南蔬菜常通过粤海铁路轮渡或海运至湛江/广西,再转陆路北上。 政策支持与挑战 1.政策保障 绿色通道: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降低运输成本。 产销对接:政府组织南北对接会,签订长期购销协议。 应急调控:在极端天气或市场波动时启动储备调运机制。 2.面临挑战 损耗与成本:长途运输导致损耗率较高(约10%-20%),冷链覆盖率不足。 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