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诗词五首 复习章 春望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并称“李杜”。 他的代表作有: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 破:陷落 指长安城 相当,值 抓,挠。 诗意: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感伤国家时局,看见花开而飞溅热泪;怨恨别离,听到鸟叫也使我心惊不安。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书信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住了。 1.结合全诗内容,说出题目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2、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历来为世人称道,请你说说这句诗好在哪里。 4.“家书抵万金”传诵千古,请作简要赏析。 5.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搔”字。 6、《春望》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考探究 1.结合全诗内容,说出题目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诗人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 2、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画面: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炼字:“破”,残破,破败 ,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使人看了触目惊心;“深”,草木荒凉,写出了长安城杂草丛生,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让人满目疮痍。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情景交融,极富表现力。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历来为世人称道,请你说说这句诗好在哪里。 拟人,诗人赋予花和鸟以人的情感,写花看到这种景象也不禁落泪,鸟看到离别也不禁惊心,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沉痛之情。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抵万金”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家书珍贵、难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5、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这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搔”,搔首,是解愁的动作,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内心难以排解的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 6、《春望》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描述了诗人在长安城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饮酒(其五)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谥号靖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他开创了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 他是我国田园诗的鼻祖。 此诗为五言古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居住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想说出来,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3.从炼字的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悠然”是闲适淡泊的样子,形象地写出了诗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