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 山河壮阔, 少年如诗。新时代少年不仅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汲取精神力量, 还要关注新闻, 关注社会, 关注生活。复兴中学将开展“山河寄志, 阅世习文”主题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 【活动一: 山河锦绣, 感受大美中国】 1. 默写。(10 分) (1) 自然之美, 一直为文人雅士所赞颂。“ _____, _____”(王绩《野望》) 是王绩眼中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 “_____, _____”(王维《使至塞上》) 是王维眼中浩瀚大漠的壮阔之美。 (2) 文人笔下, 山河壮丽。白居易的“_____, _____”(《钱塘湖春行》) 描写了钱塘湖早春的花草欣欣向荣的景象; 郦道元引用当地渔歌“_____, _____”(《三峡》) 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索凄清的气氛; 陶弘景的“_____, _____”(《答谢中书书》) 描绘了山高水清的秀丽奇绝之景。 【活动二: 红星闪耀, 厚植家国情怀】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 完成(1) ~(3) 题。(12 分) 红军到西北的进军, 无疑是一种军事上的退却, 但这决不能看成一种溃退, 因为红军最后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 而他们的基本队伍, 并没有损伤, 他们的军纪和政治yì 力, 很明显地依然和以前一样地坚强。红军自己宣称, 他们是向着抗日前线前进的, 而且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要素。它帮助他们把一种可能成为颓败的撤退, 转变成为一种有精神的胜利的前进。历史最后指明, 红军推重于他们出征的第二个理由, 是非常正确的。这理由就是前进, 向富有军事价值的西北进军。在这里他们很正确地预liào 他们会在中、日及苏的最近的命运中,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宣传上的巧妙手法, 必将被认为是一种聪明的政治策略。他们的历史长征能成功地结束, 不能不说是由于这一个决策。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溃退( ) 颓败( ) yì( ) 力 预liào( ) (2) 根据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长征》中的内容和下面的图片提示, 依次在方框中补充完整长征中的重大事件。(4 分) (3) 请结合原著回答: ①上面语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4 分) _____ 【活动三: 经典传承, 赓续红色薪火】 3. [2025 安徽合肥期中] 校团委举办以“品红色经典 续薪火精神”为主题的阅读分享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3 分) (1) 校团委想请语文组苏老师担任活动的嘉宾, 请你根据海报信息, 向苏老师发出口头邀请。(3 分) _____ (2) 活动过程中, 你对苏老师进行了采访, 请根据情境拟写两个采访问题。(4 分) 我: ① _____ 苏老师: 阅读红色经典作品, 可以引导中学生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 接受红色书籍的洗礼, 激发强国复兴之志。 我: ② _____ 苏老师: 《红岩》《红星照耀中国》《红日》《一九三八年的铁》等经典作品都值得同学们阅读。 (3) 活动结束后, 班长小文拟写了一则新闻稿, 请你帮助他修改完善。(6 分)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青少年强国复兴之志, 复兴中学“品红色经典 续薪火精神”阅读分享活动在学校体育馆四楼报告厅成功举行。 同学们在阅读分享活动中追寻革命先辈足迹, 在文字中感受红色经典带来的灵魂震撼。A. 同学们将自己的阅读收获通过“讲述红色故事”“朗读红色诗词”“致敬红色英雄”……等形式精彩展现, 使本次活动有声有色。 B. 通过本次阅读分享活动, 激发了同学们阅读红色经典的兴趣, 丰富了同学们的阅读生活。 ①导语部分遗漏了新闻的一个要素, 应补写:_____。(2 分) ②新闻稿中A 处画线句有标点错误, 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2 分) ③新闻稿中B 处画线句有语病, 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2 分) 二、阅读(55 分) (一) [2025 安徽阜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21 分) 中国红的文化内涵 吴月朦 ①红色, 作为人类最早接触并使用的色彩之一, 自远古时期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