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礼中学2025届模拟试卷(一) 生 物 学 命题人: 审题人: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科学家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氨基酸序列,成功开发出能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蛋白。荧光蛋白的荧光颜色主要由其核心生色团决定,非生色团区域的改变一般不改变光谱特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改变GFP的氨基酸种类或数目必然会导致荧光颜色发生变化 B.荧光蛋白的荧光颜色差异的直接原因是控制其合成的基因碱基序列不同 C.若在GFP氨基酸序列的中间插入一个氨基酸,肽键数目会增加1个 D.改造GFP的过程需破坏氨基酸之间的肽键以替换特定氨基酸 2.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以非折叠状态进入线粒体,其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前体蛋白质由游离型核糖体合成后通过蛋白转运体穿过线粒体内、外膜 B.非折叠状态的蛋白质进入线粒体的过程需要利用膜的流动性这一特性 C.信号序列引导前体蛋白与受体蛋白结合与受体蛋白的特异性识别有关 D.线粒体的生长除了需要新合成的蛋白质,还需高尔基体合成的脂质 3.小分子溶质或者离子通过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进行跨膜运输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都属于转运蛋白,在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中广泛分布 B.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而通道蛋白介导的是协助扩散 C.有些载体蛋白空间结构和活性的变化与其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有关 D.载体蛋白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分子或离子通过时不需与其结合 4.科研人员得到4种浅红眼的果蝇突变体甲、乙、丙和丁,将它们分别与野生型红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组别 I Ⅱ Ⅲ Ⅳ V 亲本果蝇 雌性 甲 乙 丙 丁 甲 雄性 野生型 野生型 野生型 野生型 乙 以下对实验结果与结论的讨论(不考虑 XY同源区段的遗传),叙述正确的是 A.若Ⅰ、Ⅱ组的F 果蝇均为红眼,说明甲、乙突变基因均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若Ⅲ、Ⅳ组仅F 所有雄果蝇与母本性状一致,说明丙、丁突变基因均为于X染色体上 C.若Ⅴ组的F 果蝇均表现为浅红眼,说明甲、乙突变基因一定是非等位基因 D.若V组的F 果蝇均表现为红眼,说明甲、乙突变基因是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5.右图所示的变异导致某病的发生(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中发生的片段互换使D、F位置发生交换,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该变异导致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改变,故该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C.该变异涉及非同源染色体片段的重接,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确认 D.患者的染色体仅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6.巴斯德将感染了狂犬病毒的兔神经组织制成匀浆,每天取一部分给健康家兔注射。开始几天被注射的家兔都会发病,但随着匀浆放置时间的延长,家兔发病的反应越来越弱,放置10~14天的匀浆失去使家兔患病的作用。如果再给这些被注射过期匀浆、没有发病的家兔注射新鲜病兔的神经组织匀浆,家兔也不会发病。后来巴斯德通过将过期匀浆注射给一个被疯狗咬伤的男孩,连续注射十几天后,小男孩活了下来。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期匀浆中含有灭活或减毒的狂犬病毒 B.多次给男孩注射过期匀浆相当于注射大量抗体 C.注射过期匀浆的男孩存活是因记忆 T细胞将病毒清除 D.过期和新鲜病兔神经组织匀浆的区别是抗原的种类不同 7.某种病原体能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