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0683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23545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浙江省,语文,答案,图片,试题,考试
  • cover
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命题人: 审核人: 考生须知: 1.本卷共18小题,满分为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宇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径典导航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子实用,而在文化。一《经典常谈》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说:“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阅读小语整 理的《经典常谈》探究资料,完成相关任务.(20分) 【汉字湖源】 1.小语对《<说文解字>第一》中的造字规律十分感兴趣,请你帮忙补全探究表格.(5分) 造字用字条例 字例 字义 组词 象形 止 本义为(1)▲,引申为“不 ~步不前 (象物形的大 能前行. 戛然而~ 指事 “口”中加一点本义为舌头上 (用抽象符号指示无形物 与→甘 感到甜味的地方. ~甜 会意 米+更曰载 本义为装载。引申为承受、担负、 装~ (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 为一个字) 正确字音为(2)▲ 放置等义. 一途 A.zǎiB.zai 形声 (形是意符,声是音标) 系+减→3)▲ 从系,咸声。本义指捆箱箧的绳 一默 索,引申出捆扎之义. 转注 (可互相解释) 初:首 初始、开端 ~始 假借 本义为鼻子,假借为“自己”的 (借同音字作义) 自 “自”,表示第一人称。 ~己 小结:借助造字用字条例,能够帮助我们把握造字规律更好地理解拼使用汉字 (④)实践运用:请你选择以下一个词订正,并运用以上用字规律总结所订正的字的记忆方法.2分) A.严竣 B.震憾 我选(▲): 【诗文寻迹〗 2.小语以《<诗经>第四》和《诗第十二》的相关内容梳理八下所学古诗文,请完成以下脉络图.(8分)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6页 【1】歌谣的节奏最主要 【3】柳宗元作为中唐文学家, 靠重查或叫复沓;歌谣以 【2】唐:“诗 其散文成就也颇高。在《小 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 词发展,成立 石潭记》中有.“皆若空游无 将情表到了家就成。 了律诗绝句, 称为近体诗。· 所依,(7)▲(⑧)▲ 一选自《诗经》第四 以独特视角写潭中章,越具 (画面感 汉 初唐 盛唐● 海内存知己, (5)▲ 中店0 孤舟蓑空翁,独钓寒江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江雪》 王勃 柳宗元 《诗经·周南·关雎》: 坐观垂钓者, (6)▲. 参差荇莱,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参差荇莱,左右果之。窈窕淑女,(2)▲… 孟浩然 《诗经·邶风·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3)▲,(4)▲? 式微式微,胡不归…… 【5】宋:“七 4订晚唐诗风 言律诗更为进 多变,注重工巧 步,议论多。 和细腻的表达。 3通过探究整理,小语发现可以将《经典常谈》中提及的经典作品按一定的分类方式重新编排目录,以下 是小语的重编计划,请你一起完成.(7分) 第一部分:诗文典籍 (篇目:《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 第二部分:▲ (篇目:《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 第三部分:儒家经典 (篇目:A.《说文解字》第一B.《周易》第二C.《尚书》第三) 第四部分:诸子散文 (篇目:诸子第十) (1)根据作品内容,概括“第二部分”的编排主题.(1分) (2)选出“第三部分”中不符合编排主题的一项,结合作品内容简要说明理由。(3分) (3)重新编排目录是否有助于进行选择性阅读?结合《经典常谈》内容及阅读体验发表看法.(3分) 民俗风味 端午的鸭蛋(16分) 汪曾祺 ①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 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住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 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 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