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1422

21.4古代诗歌五首 游山西村【2025春七下语文情境教学课件+视频】

日期:2025-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187184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1.4,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2025
  • cover
(课件网) 统编2024七下语文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25年春七下语文情景教学课件嵌视频(统编2024版) 学习目标 1 知识必备 2 整体感知 3 游山西村之惬 4 思考探究 5 课堂小结 6 积累拓展 7 目 录 我们今天要去的是诗人陆游的故乡。 那么,有同学们知道陆游的故乡在现在的哪里吗? 山西? 陆游的故乡是山阴,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省绍兴市。“山西村”指的是山西面的村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吧! 1. 掌握重点词语解释,理解诗歌内容。 2. 把握诗歌感情基调,品味诗中的人情美,景致美,民俗美。 3. 学习诗歌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目标 重点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代表作:《游山西村》《示儿》《金错刀行》《卜算子·咏梅》《钗头凤》 作者简介 知识必备 作者生平 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解决生僻字,扫清阅读障碍,了解诗歌的内容。 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特点。 点我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tún 划分诗歌节奏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通押un、en韵,属于前鼻韵 发声沉着明快,读得稍微缓慢一些。 tún cūn cún mén 找出诗歌韵脚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浑浊。 小猪,这里指猪肉。 腊月所酿的酒,称为“腊酒”。 不要嘲笑农家腊月所酿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招待客人备足鸡肉、猪肉。 理解诗词大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人们穿戴简朴,保持着传统风俗。 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灶神(土地神),祈求丰收。 吹着箫,打着鼓。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人们穿戴简朴,保持着传统风俗。 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灶神(土地神),祈求丰收。 吹着箫,打着鼓。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趁着月明来闲游。 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以后请容许我趁着月明来闲游,随时拄着拐杖在夜里敲门拜访这里的村民。 那么诗人在游村中都看到了哪些风土人情?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村民热情好客 景色优美绚丽 民俗古朴淳厚 游山西村之惬 全诗围绕哪个字来写的? 游 陆游归乡后,对于乡亲们的招待是怎样的态度呢? “莫笑”以劝说别人不要嫌弃农家腊酒浑浊的口吻,道出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叹。 “足”是足够、充足的意思。村民招待客人时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地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写出农家热情、淳朴好客的情形。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两句诗向来为人们所赞叹,那么这句诗好在哪里? “山重水复”写地形复杂,是从大范围落笔,勾画出整个山环水抱的自然环境,显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柳暗花明”是具体写“山重水复”中的一个村庄,显示出兴旺的气象和蓬勃的生机。 “疑无路”三个字是虚写,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所致;“又一村”三个字是实写,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然而这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情景交融,使这两句既韵味无穷,又包含深远的生活哲理。 这两句诗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