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1424

21.5古代诗歌五首 己亥杂诗(其五)【2025春七下语文情境教学课件+视频】

日期:2025-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367859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1.5,视频,教学课件,情境,语文,七下
  • cover
(课件网) 统编2024七下语文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25年春七下语文情景教学课件嵌视频(统编2024版) 学习目标 1 知识必备 2 整体感知 3 观落花之情 4 思考探究 5 课堂小结 6 单元阅读综合实践 7 目 录 爱国诗人龚自珍也写过一首与落花相关诗歌,它是否和黛玉葬花一样伤感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己亥杂诗(其五)》,一探究竟! 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先一起欣赏一段视频———黛玉葬花。 看完视频你有怎样的感受? 悲伤? 无奈?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品悟重点词句,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学习目标 重点 龚自珍 字璱(sè)人,号定盦(ān),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代表作:《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等,后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作者简介 知识必备 20岁以前:在家学习经学、文学。 20-28岁:应乡试至入仕时期。嘉庆十五年应顺天乡试;嘉庆二十三年应浙江乡试,始中举;嘉庆二十五年开始入仕,为内阁中书。 29岁至去世:38岁中进士,在朝期间官职都很卑微,困厄下僚。48岁辞官南归。50岁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这时期,他对政治现实认识日益深刻,提出不少改革建议。 作者生平 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解决生僻字,扫清阅读障碍,了解诗歌的内容。 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特点。 点我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xiá jí 划分诗歌节奏 通押ɑ韵 发声响亮洪大,应该读得更快速一些。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yá huā 找出诗歌韵脚 理解诗词大意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指诗人将要去的地方远离京城。 在浩浩荡荡的离愁别绪中看日落西斜向远处延伸,离开京师,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像是人在天涯一般。落花纷纷,不是无情飘洒,还要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 形容“离愁”的广大无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 观落花之情 诗人离开京城的心情是怎样的?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诗人离开京城,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他为国家的命运而忧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命运而忧愁。 浩荡离愁 吟鞭 东指 这份离别不仅仅是忧伤的,也是轻松愉快的。诗人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诗人看到了什么才产生“浩荡离愁”的情绪的? 白日斜 点明“离愁”产生的背景。 从诗人自身遭际看,他这次辞官南归,无论是由于“才高动触时忌”(吴昌绶《定庵先生年谐》),或是由于“忤其长官”(汤鹏《赠朱丹木诗》自注),甚至如近人张尔田所说,是由于“为粤鸦片案主战,故为穆彰阿所恶”,都确如他自己所说,是“事不如意”(《与吴虹生书》)。从与本篇内容密切相关的《己亥杂诗》(之三)“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可见此次辞官离京的政治背景。 并不单纯指离京的时间,而是象征着当时的国运与局势。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辞官的诗人 平民百姓 朝廷 诗人看到落红想到自己,虽然花儿已谢,但没有终结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回到滋养它的泥土中去,化为春泥,为养护来年新开的花朵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诗人在形象的比喻中表现出一种不甘自弃、昂扬奋进的精神;“更”字富有表现力,突出了诗人甘心奉献的情怀。 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本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体现出真正的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