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1608

备战2025年中考地理易错题(全国通用)易错点11中国的自然环境(2大易混4大易错陷阱)(学生版+解析)

日期:2025-05-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29382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易错,备战,自然环境,学生,陷阱,大易
    易错点11 中国的自然环境 易错陷阱1 中国的地形易混易错点 【链接知识】 1.我国主要地形类型易出错:我国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山地占三分之一,山区占三分之二。 2.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易出错: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是平原和丘陵;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高原和盆地;第一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高原为主。易错提示:西北地区主要地形为盆地、高原;北方地区主要地形类型为平原河高原;新疆地区主要地形为盆地、山地。 3.我国主要山脉两侧地形区易混淆:巫山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雪峰山西侧是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范,形成喀斯特地貌;东侧是东南丘陵。缓坡修梯田,陡坡植树造林;太行山西侧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成因是水土流失导致的,而水土流失主要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的破坏;东侧是华北平原;祁连山脉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缘,为西北—东南走向;山西省与河北省的分界线是太行山脉;位于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是武夷山脉;位于新疆与西藏分界线的是昆仑山脉;青海省与甘肃省的分界线是祁连山脉。 4.航天器着陆地点选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原因易出错:该地属沙质草地;地势平坦开阔;区内没有大河;为中温带大陆气候,全年干燥,少雨多风,能见度高;当地人烟稀少。 【陷阱分析】 这些知识点的易混易错点在于对地形类型、地势阶梯及山脉两侧地形区的记忆不准确,对航天器着陆点原因的理解不全面,易忽略细节或混淆相关信息。 【解题技巧】记忆地形相关知识可借助地图,对比分析不同区域特点。对于航天器着陆点,从地形、气候、人口等方面归纳要点,强化记忆,答题时仔细审题,对应关键信息。 易错陷阱2 中国的河流易混点 【链接知识】 1.三江源与三江平原易混淆: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但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三江平原位于东北平原上,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 2.我国河流注入的海洋易混淆: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黑龙江注入太平洋;澜沧江在东南亚境内称湄公河,注入太平洋;塔里木河是内流河。 3.长江和黄河水能资源易混淆:长江和黄河在阶梯交界处,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三峡水电站位于长江上,三门峡水电站位于黄河上。 4. 黄河下游水量减少的原因易出错:一般河流下游水量较大,但黄河在桃花峪到利津河段年平均流量确是减少的,其社会经济原因是: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黄河水量在流经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因引黄河水灌溉,水量减少。 5.我国主要的湖泊易混淆: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是个咸水湖,鄱阳湖是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是第二大淡水湖,(鄱阳湖在东,位于江西省境内;洞庭湖在西,位于湖南省境内)太湖是面积第三大的淡水湖。 【陷阱分析】 这些知识点的易混易错点在于对相似地理概念如三江源与三江平原的混淆,对不同河流注入海洋、水电位置、黄河水量变化原因及湖泊特征等记忆不准确,易忽略细节。 【解题技巧】 地理知识点易混淆,可巧用对比记忆。如区分三江源与三江平原位置、特征;牢记各河注入海洋;明确长江黄河水电站分布;知晓黄河下游水量减因;分辨大小湖泊特性与位置等,强化关键差异来精准记忆。 易错陷阱3 中国气候特征及其影响易出错 【链接知识】 1.我国冬夏气温特征易出错:夏季我国除青藏地区外,其他地区普遍高温,温差不大;但冬季南北温差大。 2. 我国湿润区易出错:干湿地区的判断除了看降水,还看蒸发量,比如东北部分地区虽然降水在800mm以下,但是因为温度低所以蒸发量小,因此也属于湿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