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东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本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4 Fe-56 Al-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古代食器兼具美观与实用价值。下列馆藏食器中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陶刻纹豆(商) B.蓝玻璃杯(汉) C.叶形银盘(唐) D.花瓣瓷碗(宋) A. A B. B C. C D. D 2. 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神舟飞船使用的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 工业生产玻璃、水泥和陶瓷,均需用石灰石作原料 C. 碳纳米管有优良的电学性能,可用于生产电池 D. “中国制造”港珠澳大桥所用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知,白磷),红磷),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说明红磷比白磷更稳定 B.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的过程中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小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 4. 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时,加入蒸馏水 B. 用溶液制取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粉末 C. Mg在中燃烧生成MgO,用镁粉代替镁条 D.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时,适当升高温度 5.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SO2(g)+ O2(g) 2SO3(s)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SO2的消耗速率与SO3的生成速率相等 B. SO2、O2、SO3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 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D. 单位时间内每生成1mol O2的同时生成2mol SO2 6. 水煤气变换反应是放热反应,在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下的反应过程示意 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 程I 中有非极性共价键断裂 B. 过程Ⅱ和过程Ⅲ均为放热过程 C.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H2O=CO2+H2 D.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7. 下列操作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部分实验现象 a极质量减少;b极质量增加 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B. C. D. 9. 在一定温度下,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①v逆(C)=v正(C) ②混合气体的压强 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0. 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且相符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吸水性 B 向某溶液中滴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 C 将浓硫酸和铜加热,冷却后用水稀释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稀释后溶液呈蓝色 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D 将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和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 产生白烟 浓硫酸和氨气反应生成了硫酸铵 A. A B. B C. C D. D 11.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0mL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B. 一定条件下,5.6g铁粉与过量硫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 常温下,将2.7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硝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D. 标准状况下,22.4LN2与足量H2的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12. 在某温度和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