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语文 ①部分好题展示 类型 题号 内容 第1~4题 丽江纳西古乐 本土素材 第5题 《新时代纳西族文学的新使命与新作为》出版 第20-23题 客居瑞丽的缅甸文化学者吴组亨 第1~4题 文化自信:丽江纳西古乐 第6题 文化自信:古诗文的理解和运用 第8题 文化自信:《一团和气》年画 第9题 文化自信:《水浒传》人物识记及形象分析 第11题 文化自信:《倒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歌荟鉴赏 核心素养 第12题 文化自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贈》与《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因》的对比 理解 第13~16题 文化自信:《邻忌讽齐王纳谏》与《公叔子巧谏》的对比阅读 第18题 文化自信:苏秦游说秦王失败后发奋学习,终于合纵六国 第5题 思维能力:语段中句子间的逻辩关系 第18题 思维能力:举例论证及其作用 第8题 语言运用、审美创造:描述《一团和气》年画的构图耍素及窝意 第7~8题 “以和为贵,和气生美”主题班会活动,包括活动策划 创设情境 第9~10题 “阅读名著,感悟经典”读书交流洁动 热点素材 第5题 《新时代纳西族文学的新使命与新作为》出版 跨学科 第20~23题 涉及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中缅文化交流、缅向现当代历史 ②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1.B2.C3.C4.D5.A 6.(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 体之奉不若人也 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 (一)(5分) 7.(2分)示例:颂和·自然和谐(0.5分)示例:鼓励同学们找一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事例进行分享并颂扬,让大 家更多地关注自然万物、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1.5分)。 8.(3分)构图要索:这幅年断整体呈圆形构图,画面中心是一个体态圆润的人物,面容和蔼可亲。这个人物左右两侧 各有一个人物的侧脸,三人相拥形成一个整体(2分)。寓意:人与人之间要和谐、团结、和睦相处、团结友爱(1分)。 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 (二)(5分) 9.(2分)①杨志(1分)②示例:有仇必报、恩怨分明(1分) 10.(3分)示例一:《朝花夕拾》中,鲁迅为了学习新的知识,见到不一样的人,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最后为 了救国救民毅然“弃医从文”,用笔为武器,与社会不合理现象斗争。他的一生就是与社会黑暗势力斗争,追求 光明真理的一生。 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没有把保尔打垮,最后他不得不艄在病床上的时候,仍然 不向命运屈服,以顽强的毅力开始写作。保尔不仅与社会黑暗作斗争,还与自身的残酷命运作斗争,他追求的 光明是自己人生的光明,也是社会国家的光明。 示例三:《艾青诗选》里的《向太阳》描写了“昨天”的情景、“今天”太阳升起后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与 “向太阳”的愿望。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用太阳象征未来美好、光明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作者打破爆暗、残酷的现 实,对光明、温暖的美好生活的向往。(符合字效耍求,言之有理即可) 三、阅读(11~23题,共34分) (一)(4分) 11.(2分)B 12.(2分)甲诗中刘禹锡借眼前美酒表达酬谢之意,并以此振奋精神,表现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情怀(1分)。乙 诗中岑参化用陶渊明的典故,借重阳节登高却无酒可饮的凄凉,表达了身处异乡的孤寂和对亲友的思念(1分)。 (二)(10分) 13.(2分) (1)偏爱(2)所受的蒙蔽(3)担任(4)听说 14.(4分) (1)(2分)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到上等的奖赏。 (2)(2分)朝廷严厉,难道妨碍国家的治理吗? 15.(2分)甲文中的邹忌是一个能言善辩、忠君爱国的人。 16.(2分)甲文中的邹忌通过自己的经历,委婉地告知齐王受到了蒙蔽,应该广开言路(1分):乙文中的公叔子先 陈述广开言路与否导致的不同结果,再陈述明智的人没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