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3578

第20课《金字塔》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80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课,金字塔,教学设计
  • cover
五下语文第20*课《金字塔》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金字塔》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略读课文,本文有两篇短文组成:《金字塔夕照》是融情于景的抒情散文,文字优美生动,尤其是反复使用九个“金”字,给读者呈现出了一个迷人的金色世界,极具画面感,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非连续性文本,图文结合,列出数字,介绍清楚明白,随文批注,提出问题,引发读者兴趣,能够帮助读者全面了解金字塔概貌。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在学习中感受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提高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能结合两篇短文的内容,说出对金字塔的了解。能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方式的感受。 思维能力:培养想象力,通过想象感受金字塔的雄浑之美。 审美创造: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从此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 1.结合两篇短文的内容,说出对金字塔的了解。 2.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发现文本特点,明确学习要求 1.导入:这个单元,我们游览了欧洲的两个著名景点: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和牧场之国荷兰。这节课,我们前往非洲大陆,游览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揭示课题:金字塔 介绍作者 2.检查预习,认读课文生字词:译名 不愧 熠熠生辉 遐想黏着物 埃及 泛滥 淤泥 精湛 3.这篇课文与前面两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交流:(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2)这篇课文由两篇短文组成,并且有不同的标题。(3)第二篇短文里有图,还有数字信息。 4.读读“阅读提示”,提出了哪几个学习要求?分别是什么? 预设交流:①默读两篇短文,说说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②两篇短文用了不同的方式写金字塔,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二.自主阅读,说说你对金字塔的了解 1.出示学习任务:默读课文,在印象深的地方批注关键词,用分条目或思维导图的方式,说说你对金字塔的了解。(教师出示思维导图例子) 2.学生自主学习5-7分钟。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交流:《金字塔夕照》金字塔是在夕阳的照耀下,是金色的。四周开阔,主要有三座,非常壮观。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在开罗郊外、高、大、用石块砌成、工艺精湛、古埃及人建造的、位于尼罗河下游…… 4.看视频《金字塔八大未解之谜》,增进对金字塔的了解。交流看完视频后,对金字塔又多了哪些了解。 5.做小导游,向不了解金字塔的人,介绍金字塔。该怎样介绍?(同桌相互演练) 三.体会不同介绍方式的表达特点 (一)两篇短文用了不同的方式写金字塔,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1.预设交流: 我更喜欢《_金字塔夕照》,理由是_____ 引导学生品味文字美,读完后有什么感受?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美,周围的一切也都是金色的……采用静态描写,这样的画面,引起人的遐想。 作者想到了什么? 预设: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比金子还要贵重。 2.师小结:这篇散文,采用生动的描写,很有画面感,令人身临其境。 (二)最喜欢的是《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理由是 交流:1.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在结构和语言不具有完整的故事性,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 像这样,有文图表等结合介绍事物特点的文本。如生活中常见的产品说明书、景点广告等。 2.非连续性文本的优点? 图文结合,有丰富的信息,一目了解,介绍清楚明白。 3.文中的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如: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