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3722

7.《鹿角和鹿腿》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188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鹿角和鹿腿,教案,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被指导教师 内容 鹿角和鹿腿 教材与学 情分析 《鹿角和鹿腿》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三篇,本文编排在此处让学生学习,我认为编者颇具匠心,从纵向看,新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学生二年级已经学过一些寓 言,如《亡羊补牢》《揠苗助长》,对寓言有了初步的接触。从横向看,安排在第二单元第三课,上承文言文《守株待兔》、当代寓言《陶罐和铁罐》,下接诗歌形式的寓言《池子与河流》。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鹿角和鹿腿》选自《伊索寓言》。鹿欣赏自己美丽 的角,抱怨细长的腿。当狮子扑来了,难看的鹿腿帮助他狮口逃生,美丽的鹿角却让它险些送命。这个故事告诉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要辩证的看待它。 学习目标 1.会认“皱、配、怨、逼”4个生字,读准“称、禁、挣、撒”4个多音字,会写“鹿”字。 2.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3.通过对课文重点语句的自读自悟,体会鹿对自己的角的态度。 4.学习运用提示语与说的话相配合的方式说句子,体会情感。 学习重点 与难点 1.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2.通过对课文重点语句的自读自悟,体会鹿对自己的角的态度。 3.学习运用提示语与说的话相配合的方式说句子,体会情感。 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图片引入———《伊索寓言》 2.板书课题《鹿角和鹿腿》,相机指导书写“鹿”是半包围结构,先写广字头,特别要注意里面部分的笔顺:横折、竖、竖、横。这个字的部首比较特殊,不是广字头,而是“鹿”本身。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出示: ·学生自由出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标注自然段 2.检查自学,识记生字。 (1)认读第一行不是多音字的词语,指名读、齐读。(简单) (2)复习多音字。指名认读多音字另外读音+组词。(利用到以前的课文《曹冲称象》复习“称”的三个读音) (3)多音字行词语指名再读。 (4)齐读全部词语。 (5)将词语带入到句子中读好句子。指导读好长句子除了注意标点符号以外,还要注意句中停顿。 3.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指1—2名学生讲故事,教师相机在黑板上粘贴课后2题的课文关键词语、短语。 (2)在指名一名学生讲故事。 (3)结合课后第二题,同桌互相讲故事。 (4)再找学生讲故事。 三、品读感悟,正确评价 1.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画出鹿欣赏自己角美丽和抱怨腿难看的相关句子。 2.学生交流美丽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1)联系课后习题旁的插图,体会“匀称”“精美别致”的含义。教师做适当引导理解。 (2)出示珊瑚图,发现鹿角与珊瑚的相似之处。比喻句。 (3)体会语气词“啊”的用法,以及所表达的心情。(惊喜) (4)体会鹿的惊喜。 (3)朗读句子,指名读,分小组赛读。 2.交流提示语 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 判断动作描写的句子。 体会动作描写中包含鹿的心情。 (3)指名读句子,全班齐读。 3.学写法 提示语中加入动作描写+说的话,共同表现人物心情。 4.仿写句子。 他 :“你真是急死我了!” (1)交流关于着急的动作有哪些? (2)补充句子。 5.出示自由练写句子格式仿写句子。 :“ 。” 学生分享句子。 板书设计 鹿角和鹿腿 角: 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作业设计 1.用自己的话结合课文关键词讲故事 课后反思 课上,我就放手让学生自读,要求读准读通,找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