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生物必修1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4山东潍坊高一期末)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有H2O、无CO2)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在光照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称作希尔反应。铁盐或其他氧化剂被统称为希尔氧化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的类胡萝卜素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用于水的光解 B.希尔反应说明水的光解与CO2的还原是同步的 C.在高等植物体内充当希尔氧化剂的是NADP+ D.希尔反应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水 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参与光反应 B.某些细菌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光反应和暗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 D.暗反应必须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 3.下列关于光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内膜上 B.光反应的速度常快于暗反应 C.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ADP和Pi D.光反应实现了活跃化学能向稳定化学能的转变 4.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阶段的化学反应在叶绿体基粒上进行 B.C3生成(CH2O)需要NADPH、ATP和多种酶参与 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H2O)的生成 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 5.(2024福建福州高一期末)若外界环境中的光照突然减弱,则叶绿体内C3和C5含量的变化是( ) A.C3减少,C5减少 B.C3减少,C5增多 C.C3增多,C5减少 D.C3增多,C5增多 6.如图为某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阶段②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 B.夏季中午,气孔关闭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f会增多,g会减少 C.阶段①中c为NADH,作为还原剂参与阶段②中f的还原 D.为该植物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为h→f→(14CH2O)、g 7.(2024江西南昌高一期末)将一株正常生长的植株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其成熟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以及部分生理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中水分子可以通过 的方式进入细胞;图中体现了细胞中的水具有 的功能。 (2)②过程发生在 上,属于光合作用中的 阶段,为③过程提供了 。 (3)植物接受过多光照会对叶绿体造成损害。有研究发现,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会改变方向。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宽的那一面)朝向光源;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窄的那一面)朝向光源。该现象对植物的生理意义是 。 B组能力素养提升练 8.1937年,英国植物学家希尔发现,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有H2O,没有CO2),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这就是著名的希尔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希尔反应让当时的科学界认识到光合作用产生的O2很可能不来源于CO2 B.光合作用中的NADPH与希尔反应中的铁盐,作用是类似的 C.希尔的实验可以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类的合成并不是同一个反应 D.光合作用并非整个过程都直接需要光照 9.1941年,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的来源,实验部分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8O不具有放射性,是稳定的同位素,可用于示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规律 B.另一组实验及结果图应为:将O换成H2O,CO2换成C18O2,其余不变 C.该实验的预期结论是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氧部分来自水 D.实验中小球藻的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没有完整的叶绿体 10.(多选)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内物质的转变情况,①~④表示反应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④过程产生ATP最多,①过程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 B.进行②过程的CO2只来自大气,产生的C6H12O6存在于液泡中 C.进行③过程时需有水参与,产生少量ATP D.给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