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6712

第三单元——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期末四步复习法(含答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4次 大小:3106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单元,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
  • cover
第三单元———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期末四步复习法 一、学习目标整合 篇目 作者 主要内容 写作特色 中考链接 桃花源记 陶渊明 虚构了一个静静干了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政治理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及追求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 真假结合 虚实相生 文言文句子翻译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描绘了小石潭的景色,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气氛,含蓄地表现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摆脱的凄凉落寞的心境。 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 词语理解之古今异义 核舟记 魏学洢 通过对核舟的细致描绘,表现了雕刻者构思的巧妙,赞美了雕刻者高超技艺 以空间为序,层次井然 理解文章内容 《诗经》二首 关雎 通过写一个男子对心仪女子的思念、追求以及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托物起兴,借景生情 古代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 蒹葭 通过对实际情境的描写和对想象之境的描述,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强烈的思念之情。 象征意象的含蓄美 二、思维导图回顾知识 三、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知识点1:文言句子翻译 “文言文句子翻译”类试题在中考试卷中的设问方式比较固定,主要有: 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中画线的)句子: ②选出对下面(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文言文句子翻译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直译 直译的原则是严格按照原文字句翻译,尽量保持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式和原文一致。直译的方法可概括为留、替、调、补、删。 (1)保留法。文言文中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名、谥号、年号、庙号、特殊称谓、专门术语等,翻译时照搬即可。 (2)替换法。对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在翻译时要替换为现代汉语。 (3)调整法。翻译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时,需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状语后置等。 (4)增补法。文言文中省略现象较多,常考的是省略主语、宾语和介词“于”。为使译文明白通顺不产生歧义,翻译时必须补出被省略的成分,译出补足部分后可用括号标示。 (5)删除法。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如发语词衬音助词、部分连词等,在句子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可删去不译。 2.意译 如果语句难以直译,可遵循原文的意思进行意译。需要意译的情况有如下几种:处理某些词语的典故意义,要意译;当词语的词典意义和这个词的语境意义有较大差别时,就不能用词典意义简单替换,而应该意译;处理一些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一般要意译。 【例题】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答案:(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 (2)深山中竟然有人活动的踪迹,(这两个人)对此感到奇怪。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句重点词: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另外,要注意补充省略的成分“村落间”。(2)句重点词:异,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要注意补充省略的主语“这两个人”。 知识点二:词语理解之古今异义 如何辨析词语的古今义 辨析词语的古今义时,首先要弄清楚词语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的“古今异义”,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某些词原有意义的应用范围比较狭小,后来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比如“河”,古时仅指“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 (2)词义缩小。有些词的应用范围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如文言文中的“妻子”,多指“妻子儿女”,而现在多指夫妻关系中的女方。 (3)词义转移。有些词在演变过程中,词的古义范围和今义范围互不包容,但是两者之间又有某种联系。比如“走”在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