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6872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5278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
  • cover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①漫溯华夏长卷,深xiāo孤灯下总凝着先贤不灭的精魂。司马迁负辱廿载,以血为墨著就《史记》_____李时珍踏遍千山,将百草熬成_____本草纲目_____的药香;徐霞客杖挑烟霞,在《游记》中镌刻大地的掌纹。他们以A锲而不舍的精神,叩响永恒的门环_____当张骞的驼铃摇碎西域霜雪,当范仲淹“先忧后乐”的襟怀zhù蓄成洞庭春水,当文天祥的丹心澎湃成零丁洋的波涛,炽热的理想总在寒夜绽放光芒。 ②那些B拈轻怕重者早已湮没于尘埃,而真正的星辰永远灿烂。那些C微不足道的身影,终化作《离骚》的香草_____《孙子兵法》的剑影、《天工开物》的星火,在春秋竹简与敦煌壁画间,成为D家喻户晓的图腾。他们用生命丈量天地,让华夏的血脉永远奔涌着山海般的回响。 1.阅读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深xiāo( ) zhù( )蓄 澎湃( ) 炽热( ) 2.语段中画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锲而不舍 B.拈轻怕重 C.微不足道 D.家喻户晓 3.依次填入语段“_____”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 、 B.; “” 。 、 C.; 《》 。 , D.; 《》 。、 二、语言表达 4.每个汉字都包含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从下列汉字中任选一个(或者自定一个字),借鉴文段中画线句子的拆字方法,补写寄语,赠予即将毕业的同学。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 青春是首未完的长诗,我们用三年时光写下滚烫的逗点,而离别不过是个破折号,延伸向远方的地平线,在这未知的人生旅途中,我想赠于你一个“羽”字,“习”加“习”成为羽,愿你在未来的日子里,持续学习,不断充实自我,让羽翼更加丰满,飞得更高、更远。 A.意 B.忙 C._____(自定义一个字) 我想赠予你一个( )字, 三、名著阅读 5.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经典常谈》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现实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战士,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朱赫来经常帮他排忧解难,为他指明前进的方向。 C.《经典常谈》中讨论道家经书时,传承了“经书都是圣人所作”的传说,从古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状况去认识这些典籍的形成,提出了许多精彩的见解。 D.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一共13篇,包括《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其中《尚书》介绍了“文字的起源”,其中的“四书”指《大学》《中庸》《春秋》《孟子》。 (2)朱自清先生说《经典常谈》是一只舟,渡我们去经典深处,其实《经典常谈》对我们阅读经典诗文也有指导作用,运用书中的指导方法完成鉴赏任务。 《经典常谈》中的指导方法 经典诗文 典故多半是历史的比喻和神仙的比喻,用典故跟用比喻往往是一个理,并无深奥可畏之处。广义的比喻连典故在内,这些比喻都有三个成分:一、喻依:二、喻体;三、意旨。喻体是作比喻的材料,喻体是被比喻的材料,意旨是比喻的用意所在。———《经典常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鉴赏任务:请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举一个使用典故的例子分析其中的喻依、喻体、意旨。 四、综合性学习 6.2025年春晚精彩纷呈,众多节目融入丰富非遗元素。其中,武术节目《笔走龙蛇》以太极拳为载体,生动展现了草书书法的神韵与意境,完美诠释了文武结合、刚柔并济的中华传统哲学思想。 (1)根据此节目特色,为其拟写对联,上联是“太极刚柔并济展武术神韵”,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