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7388

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7399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 cover
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 3.进一步体会几何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4.了解平行线间距离的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性; 教学难点:在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中合理利用辅助线进行转化,明确几何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PPT+几何画板)、实物投影仪等. 学具: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 四、教学过程 类比思考,提出问题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图形和几何知识,掌握了一些探索和证明几何性质的方法,本章开始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常见图形———四边形. 回顾三角形的学习脉络,从三角形的概念、性质、三角形的全等到特殊的三角形,四边形的研究方式与三角形的研究方式也是一致的,从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到特殊的四边形.研究特殊三角形时,将它的边特殊化就是等腰三角形,若将角特殊化就成为了直角三角形.按这种研究方式,那我们现在研究四边形时,也可以延用三角形的研究思路.将四边形的边特殊化,它是怎样的四边形呢? 【设计意图】本节内容是本章的起始课,从学生已有知识的研究模式出发,归纳对图形的研究重在解决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类比三角形的研究模式确定四边形的研究方式. 回顾思考,理解定义 活动1:你能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哪些特殊的四边形呢? 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18.1平行四边形 教师多媒体呈现框架图, 并引出本章课题———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1,让学生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唤醒学生旧知,自然引出本章和本节的主要研究对象———平行四边形. 问题1:你能说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吗?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定义.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师生活动:学生勾画概念,接着,教师介绍平行四边形的记法和读法,各组成元素(对边、对角、邻边、邻角、对角线)等概念,并进一步深化对定义的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定义的双重性),同时明确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行四边形的部分知识,唤醒学生旧知,自然引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随后介绍平行四边形的记法和读法 借助图形感知定义,再深化对定义的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定义的双重性),从而达成目标1. 实验操作,发现性质 活动2:类比之前特殊三角形的学习过程,研究等腰三角形的一般过程,是根据图形特征得到定义,从定义出发研究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性质和判定的研究,其实就是对边、角等基本要素的研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请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观测这个四边形,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以外,它的边、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度量一下,是不是和你的猜想一致? 师生活动:学生先自主探究,猜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借助画出的平行四边形验证猜想的结论,再通过小组交流分享彼此的猜想和验证猜想的方法,最后小组派代表分享探究的过程. 教师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自主探究与发现,对学生得到的不同猜想和验证方法给予充分地肯定,将学生得到的猜想整理后板书. 之后教师再用几何画板演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直观感知平行四边形边和角的特征,猜想出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培养学生形成探究图形性质的基本策略,渗透合情推理在探究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活动3:用半透明纸压在上图上,描下一个与它完全一样的四边形,则四边形和四边形一样,也为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对应边都相等、对应角都相等. 在中,连结、,它们的交点记为,用一枚图钉在点穿过,将绕点旋转. 观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