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7809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实验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21320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科,分类,实验,专题,汇编,备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教科版)专题 06 实验题 1.(23-24六年级下·山西吕梁·期末)如图甲所示,某实验小组利用这样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制取过程中他们可以观察到A装置中有 产生,用手触摸瓶底有 的感觉,这是因为小苏打与醋反应的过程中要吸热。 (2)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出现的现象是 。 (3)C装置中可以观察到燃着的蜡烛由 到 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 、比空气 的性质。 (4)根据以上观察,如果让你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那么你会选用的装置是( )。 A. B. (5)小红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收集二氧化碳,如图乙所示。当她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 (选填“a”或“b”)端时,若木条熄灭,则表示二氧化碳收集满了。 (6)请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写出生活中应用二氧化碳的例子。(写出一例即可) 2.(23-24六年级下·四川巴中·期末)学习第1课,我们做了制作蜡烛点燃蜡烛、点燃纸的实验:切碎蜡块,蜡块形状由大变小;加热蜡屑,蜡块由固态变成液态(蜡油);倒入模具,插入棉芯,蜡油凝固成固体,蜡烛制成。 A:点燃蜡烛:请写出观察燃烧后的现象: B:请写出点燃纸出现的现象: C: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3.(23-24六年级下·四川巴中·期末)学完“物质的变化”后,陈明和李强合作完成了科学小实验: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 (1)他取一只玻璃杯,倒入20毫升白醋,加入一匙小苏打,会有大量 产生,这是 变化。用手摸玻璃杯外壁,感觉到玻璃杯外壁的温度明显 。 (2)如图所示:李强将收集的气体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放有燃烧蜡烛的烧杯中,会观察到杯底的蜡烛和上面的蜡烛先后 ,说明产生的气体的性质有 和 。 4.(23-24六年级下·北京平谷·期末)小明发现每次自己洗了铁锅,锅就生锈,而爸爸和妈妈洗锅后却不生锈。为探究铁锅生锈的原因,小明观察并对比了爸爸、妈妈和自己洗锅的区别,记录如下表。 爸爸洗铁锅 妈妈洗铁锅 小明洗铁锅 洗锅方法 洗净后,直接在锅上面涂花生油 洗净后,擦干水分 洗净后,锅留有水渍 是否生锈 不生锈 不生锈 生锈了 通过分析上表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1)分析现象、作出判断。 ①爸爸将锅洗净后涂花生油,铁锅不生锈,因为上面的油能很好地防止水和空气与铁锅接触。( ) ②妈妈将锅洗净后擦干水分,铁锅不能与水接触,只能与空气接触,因此锅不生锈。( ) ③小明将锅洗净,锅留有水渍,铁锅生锈了。因为铁锅只要遇到水就会生锈。( ) ④同一口锅,有时生锈,有时不生锈,看运气。( ) (2)结合以上信息,你认为铁锅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3)请你写出两条,常见的防止生锈的方法。 (23-24六年级下·广东珠海·期末)科科发现厨房中的铁锅很容易会出现铁锈,因此他想研究铁生锈的原因,以下是他制定的实验方案。 研究问题 铁钉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组 甲 乙 丙 丁 实验装置 第一天 无变化 无变化 水略有变色 生锈 第二天 无变化 无变化 生锈 锈多了 第三天 无变化 无变化 锈多了 锈更多了 第四天 无变化 无变化 锈更多了 生锈很严重 5.该实验采用了对照实验的方法,要研究水分对铁生锈的影响,应该选择的两组实验是( )和( )。 (选填“甲”“乙”“丙”“丁”) 6.如果选择乙和丙组实验,想研究的问题是:( )。 7.对比实验组丙和丁,能得出的结论是:食盐会( )(填“加快”或“减慢”)铁生锈。 8.通过上述对铁生锈原因的探究,科科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防止厨房中的铁锅生锈?(试写出2种方法)。 (23-24六年级下·河北秦皇岛·期末)小明学完“物质的变化”决定在家自制汽水,他拿来柠檬切开,榨出柠檬汁,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9.步骤一在杯中混合白糖和小苏打它们 (填“会”或“不会”)产生新物质,所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