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6 压强、浮力大小比较与计算问题 “压强和浮力”是中考科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章,它涉及到力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对于压强的理解,考生需要明确压力、受力面积和压强之间的关系。考察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比如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或者是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等。 对于浮力的理解,考生需要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物体沉浮的条件,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考察时,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与浮力相关的现象,比如船只的浮沉、潜水艇的工作原理等。 2024年中考在第10题、19题、31题都有考察,属于高频考点,2025中考也会继续考察! ★重难点01: 固体压强的大小比较 1.重为G的物体在承受面上静止不动时所受压力的大小: 分类 直接放置 水平受力 竖直下压 竖直上拉 顶在顶板 压在墙上 受力情况 压力 G G G+F G-F F-G F (1)多物叠放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所有物体的重力:F=G1+G2+…+Gn (2)容器装液体+其他物体+外力时对地面的压力:F=G容+G液+G物-F拉(或+F压) 2.压强公式:P=;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 ①P:压强———帕斯卡(Pa);②F:压力———牛顿(N);③S:受力面积———米2(m2)。 3.单位: 帕斯卡(Pa) 1Pa = 1N/m2 1N/m2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4.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 压力F (一般F=G=mg)和 受力面积S ; 说明:受力面积是指两物体的接触部分(两接触面中最小的)。 5.公式变形: (1)求压力大小:F=PS; (2)求受力面积:S= 6.柱体对地面的压强: P=ρgh (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 (1)柱体特点:V=Sh(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公式推导: 1.(宁波自主招生) 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和p3。把甲、乙、丙按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丙对桌面的压强为 (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放置于水平面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G; (2)密度均匀的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由此我们可以求得三个正方体的棱长; (3)在计算丙对地面的压强时,丙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受力面积。 【解答】 设甲、乙、丙的密度为ρ。根据公式p=ρgh可得:甲的棱长,乙的棱长,丙的棱长。 由可得,G甲=p1S甲=p1l甲2=,G乙=p2S乙=p2l乙2=,G丙=p3S丙=p3l丙2=。 当三者叠放时,丙对地面的压力为:++; 丙的底面积为:; 则丙对地面的压强,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2024·浙江模拟) 甲、乙、丙三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 若在甲、乙、丙三个立方体上分别放一个质量相等的铜块,则三个立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 ) A. B. C.p甲> >p丙 D.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 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可知,水平面上物体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水平面上规则物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对地面的压强计算公式可变形为 ,柱体的压强可以理解为与固体的密度和高度有关。 【解答】 (1)根据柱体时的压强p=ρgh可知, 当压强相同时,物体密度越小的,物体的高度越高 因为p甲=p乙=p丙,ρ甲<ρ乙<ρ丙。 所以h甲>h乙>h丙。 (2)甲、乙、丙三个立方体上分别放一个质量相等的铜块,那么立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铜块受到的重力(G')和立方体受到的重力(G)之和。 再根据可知,原来三个实心立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再比较大小即可。 甲、乙、丙三个立方体上分别放一个质量相等的铜块,即重力G'相等,当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