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 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班 级 (本试卷共23道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 号 三 四 总 分 姓名 得 分 一、积累与运用(本部分共17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狩猎(sou)褪色(tui) 沼泽(zhao) 海枯石滥(lan) B.追湖(sù)5 冗杂(rong) 晦暗(hui) 天衣无缝(feng) C.涌跃(ying) 两栖(x) 燎原(1ido) 周而复始() D.偏僻(pi) 束缚(f) 静慕(md) 戛然而止(Gjia)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2分) 古典诗词 丰富,承载着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诗 言志的传统一以贯之,诗歌也由此得到;成为传达理想价值、展现中华文化的重 要艺术载体。我们的先贤,那些伟大的灵魂,他们经历再多的坎坷与磨难, 能够 凭借诗词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紧紧相连,实现对生命价值的内在超越。现代人也可 以借中华诗词,对的价位与信仰做出坚定而有诗意的表达。 仁A内涵升华也薪火相传B.含义升华还薪火相传 C.内涵提高还继往开来 D.含义提高也继往开来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宣,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 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②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 自豪感。③汉语拥有最为丰富的书面文献和自公元前841年以来不曾中断的历史记 录。④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因所承载的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⑤这让我们自豪,也增强了我们对汉语这个母语。 A①句“通常”是连词,“凝聚”是动词,“群体语言”是并列短语。 B,②句“对自己的母语”是定语,“认同感和自豪感”是宾语。 C,“汉语作为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徽章。”应放在③句前。 D,⑤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增强”改成“加强”。 第1页(共12页)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 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B.古时有许多特定的称谓,如“黄发”指老人,“白丁”指平民,“桃李”指学生, “巾帼”指女子。 C.〈艾青诗选)是汇集了艾青各个时期经典诗歌的作品集,这些诗歌反映了他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和艺术追求。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不畏病痛,勇敢投身到革命战斗和祖国建设 中,后来失明、瘫痪,还潜心创作,完成《暴风雨所诞生的》。 (2)名著阅读(3分) 班级开展《艾青诗选》阅读活动,小语大致梳理了艾青不同创作阶段的特点。请 将横线处补充完整。 创作阶段 代表诗作 主要意缘 情感 成名期:“吹芦笛的诗人” 0,》 大堰河 怀念与感激 30年代 第二次高蜂期:“太阳火把的歌手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② 悲阀与状伤 1 70年代 新的创作井喷期:“归来的歌者” 《光的赞歌》 光 ③ ①】 ② ③ 5.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6分)补1山,,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诗经·关雌) (2)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 (4) 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子衿》) (5)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体现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阻隔,消除孤独 苦闷的千古名句是: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3分) 【甲】蒹葭 《诗经,秦风) 素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涧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完在水中央。 装葭姜姜,白露未睛。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涧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完在水中抵。 莱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诛。溯涧从之,道阻且右。潮游从之,宛在水中让。 第2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