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950年,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中国政府派出几十万志愿军奔赴朝鲜,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了。那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涌现出了无数英雄人物。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认识其中一位英雄,他就是———黄继光。 课文导入 24* 黄继光 黄继光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1952年10月14日,侵略朝鲜的美军向上甘岭阵地发起进攻,战斗异常激烈。经过反复争夺,我军收复了已失的阵地,于11月25日胜利地结束了战斗。这次战役历时43天,歼灭敌人二万五千余人。黄继光就是这次战役中涌现的特级英雄。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江中县一个农民的家庭里,小时候给地主当长工,受尽了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1950年黄继光参加了民兵,第二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壮烈牺牲。 炸 荣 爆 shè dàn zhà bào róng 射 弹 学写字 yíng 营 字词学习 役 屡 启 摧 雹 晕 膛 yì lǚ qǐ cuī báo yūn tánɡ 战役 屡次 启明星 摧毁 冰雹 晕倒 胸膛 晕 yūn( ) yùn( ) 晕倒 晕车 战役 屡次 启明星 参谋 摧毁 匍匐 牺牲 冰雹 晕倒 胸膛 战役 屡次 启明星 参谋 摧毁 匍匐 牺牲 冰雹 晕倒 胸膛 字词识记 lǚ cuī tánɡ yì báo yūn qǐ 第一部分(1~2):写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到了在黎明前攻占高地的紧急任务。这是事情的起因。 第二部分(3~6):写进攻受阻,紧急关头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这是事情的发展。 第三部分(7~11):写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经过。 第四部分(12):写黄继光的牺牲换来了整个战斗的胜利。这是事情的结果。 课文段落划分: 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黄继光哪些感人的画面呢? 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步步展开故事情节。 主动请战 执行任务 英勇献身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故事发生的事件。 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 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 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 夺取高地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再不摧毁这个火力点,就无法完成任务。 结合第1—4自然段,说一说:黄继光为什么要主动请战,接过摧毁火力点的任务? 营参谋长答应了黄继光的请求。黄继光和两位战士又是怎样完成任务的呢?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黄继光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敌人发现他们了。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形势非常危险。 任务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身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把子弹比作冰雹,说明敌人的火力越来越强,战斗越来越激烈,但黄继光丝毫没有退缩,表现得英勇顽强。 思考:黄继光为什么要“爬”? 开始爬,是担心敌人会通过照明弹发现他,子弹密集,只能隐蔽前行。 后来爬,是因为身负重伤,只能匍匐着向前进。 这里的数字和省略号说明黄继光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二十米,十米……”距离在一点一点地拉近,可对于黄继光来说,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但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他奋勇前进的脚步,体现了黄继光的顽强和坚毅。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动作描写 意志顽强 从这些动作描写中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