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1732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评生物试卷(扫描版,含解析)

日期:2025-05-1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29932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西省,生物,解析,扫描,试卷,测评
  • cover
姓名 准考证号 秘密★启用前 高二生物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 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太原迎泽公园是太原的绿洲,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天气回暖,公园的花儿竞 相开放,“鸟中大熊猫”黑鹳在迎泽湖浅水处捕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公园里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B.黑鹳在浅水处捕食植食性鱼,属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 C.迎泽湖中的浮游动物取食藻类和有机碎屑,属于消费者 D.连翘、玉簪花等植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 2.稻一萍一蛙立体农业是将水稻种植、红萍(蕨类植物)培养和蛙类养殖三者有机结合 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效、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单独种植水稻相比,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多 B.蛙捕食田中害虫,促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C.稻杆、禽畜粪便可产沼气,实现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D.蛙的数量不超过其K值,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高二生物学试题第1页(共8页) 3.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C0,排放量与减少量 相等)目标。下图为某地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代表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生 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 ③ 5 甲 生产者 ④ ② 丙 A.碳循环是指C0,在该地区中的循环 B.甲中的C0,都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群落 C.①④表示呼吸作用,②表示分解作用 D.③等于①②④⑤的和,可实现碳中和 4.角马迁徙过程中,它们依靠嗅觉躲避食肉动物,穿越马拉河,抵达马赛马拉国家公园。 角马头领通过吼叫声、足腺上的分泌物等向同伴传达指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声音和分泌物分别属于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 B.角马与其他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C.角马靠嗅觉躲避天敌,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角马之间形成的信息流,角马是信息源而不是信息受体 5.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图中置位点是生态系 统的某个理想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输人 ,正反馈 置位点 →偏离 负反馈 输出 A.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越复杂,该生态系统越不容易偏离置位点 B.草原生态系统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兔子和狼的数量维持相对稳定 C.河流与土壤被有毒物质轻微污染后,通过正反馈调节可很快恢复 D.处于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的特征 6.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面包发酵过程中加盐不足,会导致酵母菌吸水胀破而死亡 B.豆腐经毛霉等微生物发酵制成腐乳后,有机物的种类增多 C.山西陈醋制作的整个过程,需要在严格密封的条件下完成 D.传统发酵都是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进行发酵 高二生物学试题第2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