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1866

7《兼爱》课件(共61张PPT)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633053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兼爱,课件,6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能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通读选文,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1 2 3 了解《墨子》的有关知识。体会墨子的思想,辩证分析墨家文化在当时和现代的意义。 学习本课中说理的方法和论证逻辑。 学习目标 1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通读选文,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 3 疏通字词句,概括文意,体会墨子的思想及文化内涵,厘清论证思路,把握本文的说理方法和论证逻辑。 辩证分析墨家文化在当时和现代的意义。 能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通读选文,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体会墨子的思想,辩证分析墨家文化在当时和现代的意义。 把握本课中的说理方法和论证逻辑。 体会墨子的思想内涵,把握本课中说理的方法和论证逻辑。 1 2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自主、合作探究法,比较阅读法 体会墨子的思想,辩证分析墨家文化在当时和现代的意义。 2课时 教法与学法 教学课时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请大家自由讨论:“什么是爱?”“我们在生活中如何表达爱?”“爱是否应该有差别?” 在古代,墨子对于“爱”有着独特的见解,他的 “兼爱”思想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爱有何不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兼爱》这篇文章,去探究墨子“兼爱”思想的内涵。 请三名学生分别介绍墨子、《墨子》及墨子生活的时代特点。 活动一:识经典,知概貌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与孔、孟、老、庄齐名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出身于平民世家,一生没有脱离生产劳动。他和他的弟子们始终过着勤劳俭朴的生活,立足现实,崇尚和平,以自苦利他为己任。 墨子还是一位伟大的社会实践家,曾周游列国,广收门徒,施教四方,为了天下劳苦大众的利益呕心沥血。 1.墨子 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简称“墨学十论”,是墨家学说的核心思想。 非攻 天志 节用 兼爱 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 由“兼爱”衍生出来的,即反对并制止侵略战争。 “天志”就是天的意志,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 抨击奢侈浪费,提倡节俭、反对奢侈,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效仿古代“圣王”的处事原则。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根据《汉书》记载,《墨子》应有71篇,现存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无原文。 2.《墨子》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墨子》一书思想非常丰富,其中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比较突出,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是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 《墨子》思想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正因为如此,它不被统治阶级所赏识,到了秦汉,墨学已没有多大影响,墨子的事迹已知之甚少,连史学家司马迁为墨子作传,也寥寥数语。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大变革时期。在那个礼崩乐坏、王权衰败、诸侯争锋的时代,旧的政治、经济秩序乃至社会伦理秩序渐趋崩解,而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和社会伦理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切都处在剧烈的变革之中。广大劳动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极度渴望过上安定太平的生活。 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