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2047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 (共35张PPT)

日期:2025-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700399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件,3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天才无数。四岁让梨的孔融,七岁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口耳相传,津津乐道。今天我们将再认识一位天才少年———王戎。在他的身上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王戎不取道旁李 25 rónɡ 会写字 róng 音序: R 半包围 偏旁: 戈 组词: 笔顺: 结构: 戎马 戎装 兵戎 cháng 音序: C 上下 偏旁: 组词: 笔顺: 尝试 品尝 何尝 结构: zhū 音序: Z 左右 偏旁: 讠 组词: 笔顺: 诸位 诸多 诸如 结构: jìng 音序: J 上下 偏旁: 立 组词: 笔顺: 竞争 竞赛 竞选 结构: wéi 音序: W 左右 偏旁: 口 组词: 笔顺: 唯一 唯独 唯有 结构: 折 zhé zhē 打折 折腾 答 dā 答应 dá 回答 shé 折本 第一课时 王戎 王戎(234年-305年),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世说新语》共三十六篇,《雅量》是其中一篇。 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多朗读 看注释 理意思 说故事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读课文,读准节奏。 文言文 请你结合注释理解故事大意吧! 互动课堂 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王戎不去摘道路旁树上的李子。 摘 道路 王戎/不取/道旁李 rónɡ 李子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翻译: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朋友一起游玩。 尝:曾经。 诸:众多。 游:游玩。 诸小儿在游玩的时候看见了什么? 看道边 多子折枝 李树 道边:路边。 子:果实。 折枝:压弯树枝。 诸儿看到满树的李子是怎么做的?找出相关语句吧! 诸儿竞走取之, 竞走 之 争着跑过去 李子 走:跑。 唯戎不动 唯 思考:王戎与诸儿的做法一样吗? 只有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翻译:(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结了很多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写出了其他孩子争先恐后摘李子的场面 写出了王戎的冷静 对 比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生长在路边却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王戎 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因为李树长在道旁,如果李子又甜又好吃,人们早就摘下来吃光了。而现在满树都是果子,就说明树上的李子不好吃,是苦李。 王戎的猜测正确吗?找出相关语句,小组讨论一下。 取之,信然。 翻译:(大家)摘下李子一尝,的确如此。 信然:的确如此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游玩。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结了很多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生长在路边却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李子一尝,的确如此。 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善于观察 聪明机智 勤于思考 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凡事多动脑筋。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不犯不必要的错误。 《王戎不取道旁李》带给了你什么启示? 聪明机智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王戎不取道旁李 起因: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经过: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结果:取之,信然 结构图示 本文描写了王戎小时候和朋友去游玩,看见道旁的李子( ),朋友( ),只有王戎( ),因为王戎认为(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