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2221

4.2 蛋白质 (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5-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555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蛋白质,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
  • cover
第二节 蛋白质 1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溶液里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也不再溶解 B. 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首次合成的 C. 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 D. 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会使皮肤呈黄色,这是由于浓硝酸和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发生了显色反应 2 (2024苏州常熟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B. 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C. 氨基酸具有两性,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D.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可生成CO2 3 对下面的一些认识,你认为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 用75%的医用酒精杀菌消毒 B. 免洗洗手液的有效成分活性银离子能使病毒蛋白质变性 C. 抗击病毒的疫苗可以在高温下贮存 D. 制作口罩的熔喷布的主要原料聚丙烯(PP)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4 (2024苏州木渎高级中学调研)诺贝尔化学奖授予Benjamin List和David W.C. MacMillan,以奖励他们“对于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的重要贡献”。脯氨酸()催化分子内的羟醛缩合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和Y互为同分异构体 B. X和Y分子中都含有手性碳原子 C. 脯氨酸既可以与盐酸反应又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 D. 1.0 mol脯氨酸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44 g CO2 5 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误食重金属盐引起的人体中毒,可以通过喝大量牛奶来解毒 B. 将餐饮废弃油制成的生物航油用于飞机燃料,可减少环境污染 C. 棉花、羊毛、木材和草类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 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6 《天工开物》中记载丝织品的处理:“凡帛织就犹是生丝,煮练方熟。练用稻稿灰入水煮。以猪胰脂陈宿一晚,入汤浣之,宝色烨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B. 稻稿灰含有碳酸钾,其入水后溶液呈碱性 C. 该过程实际就是生丝的除杂过程 D. 生丝煮练后变熟丝,熟丝的成分是氨基酸 7 L 多巴胺是一种有机物,它可用于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L 多巴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 一定条件下L 多巴胺可发生氧化、取代、加成、缩聚反应 C. 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2 mol Br2 D. 它既与HCl反应又与NaOH反应,等物质的量L 多巴胺最多消耗HCl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8 (南通中学期中)古代蜡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酯。下列关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蚕丝和高级脂肪酸酯都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C. “蜡炬成灰”过程中高级脂肪酸酯发生了氧化反应 D. 蚕丝和高级脂肪酸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9 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而呈现黄色 B.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 C. 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0.1%~0.5%)浸泡植物种子 D.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 10 下列有关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酶是生物体内产生的一种糖类物质 B. 蛋白酶是蛋白质,它不仅可以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还可以催化淀粉的水解反应 C. 高温、重金属盐均不能使酶失去活性,只会降低酶的活性 D. 酶具有高效催化作用 11 下列关于蛋白质及氨基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医用酒精、过氧化氢均可使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但变性原因有所不同 B. 利用蛋白质和浓硝酸的显色反应,可以检验含苯环的蛋白质 C. 可通过控制溶液的pH分离不同的氨基酸 D. 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2种二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