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3422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等3地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6923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安徽省,5月,答案,试卷,语文,考试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3.请务必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10分) (1)诗词状景抒情,情景相生。《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常建用“ , ”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和人生的启示;《蒹葭》中的“ , ”诗句是成语“秋水伊人”的源起,在今天,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卜算子·咏梅》中陆游以 , 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 (2)《桃花源记》中表现桃源人安宁幸福的精神风貌的句子是: , ;《北冥有鱼》中,描绘大鹏徙于南冥起飞时的磅礴气势、盘旋而上九霄的逍遥情境的句子是: , 。 2.阅读《经典常谈》选段,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意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jù来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又说诗可以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发xiè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如切如磋( ) 素以为绚( ) 与生jù来( ) 发xiè牢骚( ) (2)文中划线句子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⑶按提示填空。(3分) 国学经典中,“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① 。“五经”中的《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所谓《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 ②”三种诗歌形式与“ ③ 、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4)小宁同学为本次活动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读国学充实岁月”,下列选项适合作为下联的是( )(3分) A.品味雅言润心灵 B.悟经典丰富人生 C.传承文明诵雅言 D.品味经典生智慧 3.实验中学开展以“了解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解决问题。(13分) (1)【节气认知】小语创制了一张词义溯源和节气寓意表,请帮他完成①②处。(4分) 节气 字源字义 寓意 立春 立,造字本义是表示一个人站在地上,后引申出“开端、创立”的意思 寓示春天的开始 秋分 分,造字本义是由一把“刀”将相背的两个方向平均分开 ①_____ 冬至 至,造字本义是鸟从高处飞落到地面,后引申出②_____的意思(备选词义A:到达,B:极、最) 寓示着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 (2)【节气习俗】清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请写出关于清明节气的两个习俗。(2分) (3)【对话访谈】在我国灿烂悠久的古诗文化中,有许多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蚌埠日报》记者专访了安徽财经大学李教授,以下是访谈笔录,请你根据语境补全内容。(4分) 记者:① (2分) 李教授:二十四节气代表了人对天地、自然和四季的认识,并以特有的“时间节奏”与天地宇宙、自然四季互动。中国诗歌的总体性质和语言的节奏就与此有关。 记者:您能具体说说中国诗词是怎样与二十四节气完美结合的吗 李教授: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的节气配诗举例。雨水节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绵绵细雨,如一幅飘逸灵动的画卷,把大地点缀得清新自然。夏至节气,“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② , , 。 白露节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盈盈白露,如一曲悠远绵长的歌,把秋日渲染得深邃渺远。(仿照画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