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考衔接】跟着课文学阅读:记叙文 专题05:概括文章主旨 (示范课文:《白杨礼赞》、《一滴水经过丽江》) 内容解读 文章的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理解、概括文章的主旨,是属于把握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能力和要求,要求学生能从宏观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核心,进而加以概括。 课文展示 示例1:《白杨礼赞》 【问题】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既“极普通”又“不平凡”,这样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这样表达并不矛盾。 一、“极普通”的体现 生长环境普遍 在西北,白杨树生长极为广泛。它遍布于广阔的西北大地,无论是在高原、平地,还是在较为恶劣的山地、沙地等环境中都能生存。“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作、耕种、栽植树林的成果。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从文中描述可知,白杨树在这样广袤的高原上是常见的树木,和其他普通的植被一样,是大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外形普通 白杨树的外形没有特别奇特的之处。它的树干笔直,“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的所有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种外形特征虽然有一定的特点,但在树木家族中是比较常见的类型,没有像一些珍稀植物那样有着独特奇异的外观。 二、“不平凡”的内涵 象征意义非凡 白杨树象征着北方的农民。在文中,作者将白杨树与北方农民的品质相类比。“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北方农民在艰苦的自然环境和长期的社会压迫下,依然坚韧地生活着,他们有着朴实的品质,像白杨树一样默默地扎根于土地。而且,在民族解放斗争时期,他们积极投身其中,展现出坚强不屈、努力抗争的精神,白杨树成为了这种伟大精神的象征。 精神品质卓越 白杨树有着力争上游的品质。“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的所有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这种向上的生长姿态体现了它积极进取、不甘平凡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可贵的,激励着人们像白杨树一样,在困境中努力向上,奋勇前行。 所以,白杨树既是“极普通”又是“不平凡”的,“极普通”是从它的生长环境和外形等方面来说的,“不平凡”则是从它的象征意义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