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4116

23《海底世界》教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4180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海底世界,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下23《海底世界》教案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文中对海底世界的描绘,体会中华文化中对大自然探索精神的传承,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对自然科普类文学作品的热爱。 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和生动语言,从不同方面把海底世界写清楚,积累语言素材,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和说明方法,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探究海底世界奥秘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奇妙进行个性化思考和表达。 审美创造:欣赏文章描绘的海底奇妙景象,感受海底世界的神秘之美,培养审美情趣,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海底世界的感受,如绘画、写作等。 思政元素:体会海底世界的神奇与丰富,引导学生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珍惜海洋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2. 难点:学习作者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具体的方法,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海底世界,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 ( 光线、声音、动物、植物、矿产) 3. 是的,上节课我们通过找每段的关键句,了解了课文从“光线、声音、动物、植物、矿产”这五个方面写出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同时,我们还具体了解了海底光线“暗中有光”的特点。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海底世界,去探索它更多的奥秘。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感受海底世界的特点 1. 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海底有声音吗?能听到哪些声音呢? (2)指名学生进行汇报: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理解“窃窃私语”的意思。 通过做动作、模仿声音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海底动物声音的细小。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海底的动物还可能发出哪些声音,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3)指导朗读,声音有轻有重,有快有慢,读出海底动物声音的丰富多样和有趣。 2.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呢?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2)思考:作者为了突出动物活动方法的多样,具体写了哪几种动物?它们的活动方法是怎样的?自主学习,在书上做好标记。 (3)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动物名称 活动方法 特点 (4)小组代表汇报,全班进行交流补充。 动物名称 活动方法 特点 海参 靠肌肉伸缩爬行 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梭子鱼 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 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速度快 乌贼和章鱼 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后退速度快 贝类 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 长途旅行 借助外力移动 (5)为了把海底动物的活动写得生动精彩,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呢?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把具体行进的时间和速度用数字直接说出来,体现海参爬行速度极慢) 有一种鱼长得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与火车进行对比,突出梭子鱼的速度快。)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向前移动。 引导学生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 (本来明明巴在船底下跟着移动,作者在文章里却说他们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这样写妙在哪里? 作者把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