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4585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现代文专项阅读练习(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7352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五年级,下册,现代,文专项,专项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现代文专项阅读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课内阅读 (2024五下·广州期末)阅读课内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了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选词填空,并回答问题。 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的    和    (神态、动作、语言)进行了细致地描写,最后写出他不得断气的真正原因是:   。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严监生的这个样子可以用 ____来形容。 A.怒目圆睁 B.无可奈何 C.心直口快 D.大发雷霆 3.读“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伸着两个指头。”这段文字,以下形容不贴切的一个成语是 ____。 A.病入膏肓 B.绝处逢生 C.无可救药 D.气若游丝 4.严监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果此刻你就站在他的床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二、现代文阅读 (2025五下·浙江期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稻济世,万家粮足 佚 名 ①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然只专注于田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就是杂交水稻神话的撰写者———袁隆平! ②1959年至1961年是困难时期,全国闹饥荒。看着人们挨饿,袁隆平非常难过,他下定决心提高水稻产量,要让人们吃饱饭。为了水稻增产,袁隆平不停地查资料,搞水稻播种试验,寻找高产水稻种子。终于,在观察了上万株水稻后,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终于发现了一株长得特别好的水稻,给它取名“鹤立鸡群”。第二年,袁隆平满怀期待地撒下“鹤立鸡群”的种子,种了1000多株。收获季节到了,种下去的“大水稻”却高的高,矮的矮,成熟得也很不一致,迟的迟,早的早,没有哪一株赶得上它们的“妈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袁隆平反复琢磨,反复查找资料,反复分析研究,终于明白那棵大水稻是一株“天然杂交稻”!既然水稻杂交有优势,那我们为什么非要选育纯种的呢?这株天然杂交稻使他豁然开朗,他相信利用人工杂交的方法,一定可以培育出高产的杂交稻。于是,不管高温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人们总会看到弯腰驼背埋在稻田里的袁隆平。连续两年的酷暑季节,袁隆平和妻子顶着烈日,大海捞针般地寻觅,在观察了大约14万株水稻后,他们终于找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但太少了,不够做试验,他们只能继续找……在第三个年头,终于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③越往南走,气温越高,水稻生长越快。为了加快研究速度,袁隆平和助手们在湖南、广东、海南等地不停往返。他们曾遭遇了很多困难:试验田的秧苗曾被人恶意拔光,地震和洪水差点毁了秧苗,反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声音不时传来……好几年过去了,他们仍没有成功。多年的经验让袁隆平逐渐意识到,做研究的水稻都是人工栽培水稻,近亲联姻,后代不好。他们决定去荒野里寻找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进行杂交研究。又是漫长的寻觅过程……直到1970年10月,在海南的一处荒野里,袁隆平的助手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