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4735

2025年山东省潍坊安丘市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28255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年,山东省,潍坊,安丘市,九年级,中考
    2025年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自测(一)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4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C(A障-—嶂,B.清-—青,D.y1—yI,至—致) 2.C(根据原文意,形容水墨画用“一幅”。“不是…而是”属于并列关系,“不是…。 就是”属于选择关系,“不是…而是”更符合文意。“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 换成另一种,“变幻”指不规则的改变,“变换”更贴合句意。“无所事事”,指闲着什么 事情都不干:“无所作为”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此处语境应选“无所事事”。) 3.B(①句“朝阳”承接上文的“早晨”,故甲处选①。③向与下文“山水相融”衔接, 故乙处选③。②句承接上文“千变万化”,故丙处选②。④句是总结句,故丁处选④。) 4.C(“不断”是形容词,“变化”是名词。) 5.D(句④表达方式为议论和描写) 6.C(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二、(8分) 7.①潮平两岸阔②野芳发而幽香 ③燕然未勘归无计④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 当磨折⑤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⑥不求闻达于诸侯 ⑦非宁静无以致远 (每空一分,错字、添字、漏字均不得分) 三、(8分) 8.(1)(3分)2024年(1分)全国生态环境各项(年度)目标(1分)圆满完成(1分) (2)(2分)第①句是病句(1分),修改意见:将“誉为”改为“被誉为”(或将“誉 为”改为“人们称它为”)(1分)。 9.(3分)B(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发霉的馒头”是废弃食物,属于厨余垃圾: “旧衬衣”是“织物”,属于可回收物:“过期的感冒药”是“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 第二部分阅读(56分) 四、(20分)(一)(6分) 10.(3分)A(“跳望”突出视野开阔,表现诗人心境的开阔:“诗人对城市生活的羡慕之 情”言之无据。) 11.(3分)“斜”意为“斜飞”,写出了燕子在微风中斜飞时轻盈的体态(1分),具有 一种动态之美(1分),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或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或喜悦、闲适的心 情)(1分)。 (二)(14分) 12.(3分)D(“良因怪之”中的“怪”,是意动用法,意为“认为…很奇怪”;“绝城多 生怪柏”中的“怪”,意为“奇特、奇异”。) 九年级语文答案第1页(共4页) 13.(3分)D(D项前后均为动词,是。A项:介词,替、给/动词,做、成为。B项:代 词,他(老人)/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并列。) 14.(4分)(1)(2分)(秦始皇)在全国大肆搜捕,捉拿刺客非常急迫,这是因为张良 的缘故。 (2)(2分)张良已经替他捡鞋,于是直身跪着给他穿上鞋。 15.(4分)(1)勇敢(敢于反抗):张良和力士狙击秦始皇,表现了他的勇敢(敢于反抗)。 (2)隐忍:面对老人的无理要求,张良耐心为他取鞋、穿鞋,表现了他的隐忍。 (3)知错能改:与老人约定会面,张良前两次晚到,第三次早于老人先到,表现了他的 知错能改。 (4)勤奋:张良经常学习、诵读《太公兵法》,表现了他的勤奋。 (每点2分,品质1分,文本分析1分:答出两点即可。) 五、(29分)(一)(15分) 16.(3分)B(将无形的声音化作有形的炊烟) 17.(4分)(1)(2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含笑的面容比作盛开的花朵,写 出了作者想象中老人年轻时的美丽、俊俏(1分)。 (2)(2分)“混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日生活的闷热和漫长造成的精神不振的状态(1 分)。“荡漾”生动形象表现了卖豆花的叫卖声打破夏日的沉闷,带来的精神振奋(1分)。 18.(4分)①文章以“市声”为线索串起全文,先总写印象深刻的市声,然后重点写记 忆中四种不同的市声,最后写回归时代后市声消失的反思,线素非常明晰。②开头写“读 周作人《夜读抄》”和结尾“周作人补充说:“可以察知民间生活之一斑”相呼应,结构 完整。(每点2分) 19.(4分)①对童年乡土记忆和传统市声的怀念。②对机械噪音代替鲜活市声的失落。 ③对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