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组织建设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浩瀚的大海美丽而富饶。海洋含有80多种元素,钠和氯既是海洋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也是典型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我们如何研究钠、氯等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呢? 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系统研究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可以定性认识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 物质的量--一个新的物理量,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桥梁,帮助我们从定量的角度认知物质及其变化。 含量特征: 除金、银、铂等少数极不活泼的金属以游离态存在外,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游离态: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其次铁、钙、钠。 存在形式: 物理通性: 2、金属的颜色、光泽 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具有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 4、延展性 延性:拉成细丝的性质 展性:压成薄片的性质 1、金属在常温下的状态 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金属的通性 依据 Na、Mg、Al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 【规律】金属的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金属单质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作还原剂),且最外层电子数越少,越容易失电子,还原性越强。 Na Mg Al 化学通性: M-ne- =Mn+ 金属单质易失电子,作还原剂,表现还原性 1、一般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 2、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 3、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较弱的金属单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1.钠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存在 一、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失1个电子 还原 化合物 NaCl 【实验2-1】 用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并注意新切开的钠表面所发生的变化。 【讨论】从以上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金属钠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现象】切口处可观察到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 Na的性质 1.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 2.质软(硬度小) 3.密度比煤油大 现象:钠先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然后燃烧,火焰呈黄色,最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条件不同,现象不同,产物不同。 2Na+O2 === Na2O2 特殊的氧化物———过氧化钠:Na2O2 【实验2-2】 将一个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钠,迅速投到坩埚中。继续加热坩埚片刻,待钠熔化后立即撤掉酒精灯,观察现象。 【结论】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或加热的条件下都能跟氧气反应。(条件不同,现象不同,产物不同) 不稳定 稳定 钠与氧气反应 (白色) 常温下: 4Na+O2 == 2Na2O 0 0 +1 -2 失去4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得到4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还原剂 氧化剂 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加热下: 0 0 +1 -1 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 2Na+O2 == Na2O2 (淡黄色) 氧化剂 还原剂 且:2Na2O+O2 == 2Na2O2 △ 【小试牛刀】 保存金属钠时,应放在( ) A.水中 B.煤油中 C.棕色瓶中 D.酒精中 【再来一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 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 B C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①钠 在水面上 ①钠的密度比水____ ②钠 成光亮小球 ②反应 热且钠的熔点 点 ③小球迅速四处_____ ③产生 推动钠球运动 ④发出“嘶嘶”的 声,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④钠与水 反应,产生气体 ⑤溶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