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词四首 (一)深入探究把握豪放词的风格———意象探究 课后作业1:征战题材诗歌(豪放词)意象的选择 ①这四首词选用了哪些重要意象?请你找出来,看看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分析它们的表现效果。 ②比较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和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意象的表现效果 范词和晏词中都有“酒”,范词中有“落日”,晏词中也有“夕阳”,范词中有“雁”,晏词中是“燕”。它们组成的画面、营造的意境、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参考材料】明朝张綖《诗余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 课后作业2:豪放词中的“酒”“秋”等意象 ①《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三首词中都写到了“酒”这一意象,它在表达思想感情上起到什么作用? ②《渔家傲·秋思》《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小住京华)》三首词作都点名了季节是在“秋”,为什么词人不约而同地把这些词写在秋季?“秋”在表现画面、表达情感上有什么特殊作用?你还知道哪些有写到“秋”这一季节的诗歌?写出几首读一读,再以“古诗中的‘秋’”为题写一篇小文,记录你的体悟和收获。 (二)深入探究把握豪放词的风格———用典探究 课后作业1: 根据下列表格梳理四首词所用到的典故,并请你进行对比,探究这四首豪放词在选择典故上有什么倾向性或共同特点? 词名 典故名 典故内容 典故领域 典故意义 词人引用该典故意图 课后作业2: 小明同学对诗词中经常用典表示好奇,于是从“百度”上查找到一篇关于诗歌用典作用的小文章。文章如下: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如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王勃在《藤王阁序》中几乎句句用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姜夔在《扬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诗,形成了虚实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凉。 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诗歌中使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具体说来有如下作用: 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1.古代诗人在一些以慨叹历史为主题的诗歌中.往往通过引用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2.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达到借古讽今的表达效果。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诗歌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抒情,但诗人的情感有时往往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达。从抒发情感类型的角度,我们通常可以分为这样几种情况: 1.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讴歌和赞美。 2.表达对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进取和追求。 3.表达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慨叹。 三、引发联想。创新意境 诗词中,在对现实景物描绘时引用典故。可把此时此景与彼时彼景相联,能创设新的画面,加深诗的意境,促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