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教科版 )专题 01 填空题 1.(23-24五年级下·辽宁营口·期末)热传递主要通过( )、热对流和( )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2.(23-24五年级下·湖北黄石·期末)水蒸气在 情况下能凝结成小水滴。 3.(23-24五年级下·甘肃天水·期末) 可以让船的行驶保持一定的方向。 4.(23-24五年级下·甘肃天水·期末)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小船,体积越大,载重量 。 5.(23-24五年级下·甘肃天水·期末)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污染、 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6.(23-24五年级下·甘肃天水·期末)热在水中是以 的方式传递的。 7.(23-24五年级下·甘肃天水·期末)水在蒸发过程中会 ,水蒸气凝结成水的过程中会 。(填“吸热”或“放热”) 8.(23-24五年级下·河北秦皇岛·期末)热有 、热对流、 三种传递方式。 9.(23-24五年级下·河北秦皇岛·期末)小明的眼镜起“雾”了,这是属于水的 现象;小明用湿抹布擦黑板,黑板一会儿就干了,这属于水的 现象。 10.(23-24五年级下·河北张家口·期末)地球为人类及生命提供了 、 、 等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11.(23-24五年级下·河北张家口·期末)在人类过度消耗 、 和 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 等气体含量,造成“温室效应”。 12.(23-24五年级下·河北张家口·期末)像铝、 、 等容易传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 13.(23-24五年级下·甘肃定西·期末)家里保温瓶上的木塞,是为了隔绝内部物质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减少 与 ;而镀银内壁则是为了减少 。 14.(23-24五年级下·甘肃兰州·期末)将空气、水、铁这三种物质按照导热性从好到差的顺序排列分别是:( )、( )、( )。 15.(23-24五年级下·甘肃兰州·期末)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原本温度低的物体温度会( ),原本温度高的物体温度会( )(均填“上升”或“下降”)。 16.(23-24五年级下·甘肃兰州·期末)过度消耗化石能源,大大增加了大气中( )等气体的含量,这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 )(填“上升”或“下降”),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 17.(23-24五年级下·广东深圳·期末)乘船时人们会分散、均匀甚至对称地坐着,这是为了提高小船的( )。 18.(23-24五年级下·广东深圳·期末)一个池塘、一片树林、( )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9.(23-24五年级下·广东深圳·期末)烧水时,底部的水受热上升,上方冷水向下流动,热在水中以( )的方式传递。 20.(23-24五年级下·广东深圳·期末)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海洋能属于( )。 21.(23-24五年级下·广东深圳·期末)( )是指将水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是目前农业灌溉技术中最为节水的技术之一。 22.(23-24五年级下·河北张家口·期末)水蒸发快慢与温度的高低的关系;温度 ,水蒸发 ;温度 ,水蒸发得 。 23.(23-24五年级下·河北张家口·期末)热传递主要是通过 、 、 的方式来实现。 24.(23-24五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保温瓶内壁镀银是为了减少( )。 25.(23-24五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 )。 26.(23-24五年级下·辽宁营口·期末)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众多小水滴,漂浮在高空的是( ),接近地表的是( )。 27.(23-24五年级下·甘肃兰州·期末)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水( )成水蒸气、水蒸气又( )成水的现象。 28.(23-24五年级下·河北沧州·期末)青蛙的体色总是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起到 作用。 29.(23-24五年级下·河北张家口·期末)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 )。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