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5483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梳理:《修辞手法分类之比拟与借代》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1884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年,修辞手法分类之比拟与借代,PPT,25张,课件,中考
  • cover
(课件网)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比拟、借代 1、掌握比拟、借代修辞手法的构成及表达效果; 2、掌握比拟、借代修辞手法的答题技巧。 复习目标 1、修辞考查特点: 考查形式上通常在某个情境中与词语(成语)、标点符号、语病、选用句式、补写等知识点相结合地考查,既有纵深的修辞句鉴赏,又有横向的近似文本比较,题型不断创新,但修辞和文本对应分析始终是考查重点。 考查内容上会涉及修辞手法的辨析,也涉及修辞构成和效果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对修辞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呈现出反套路趋向。 2、考查题型:准确辨别修辞手法(客观题) 分析修辞的特点与作用(主观题) 考点解读 1.咱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2.小飞蛾说:“艾艾!你不去看看你姥姥!”艾艾说:“我不去!初三不是才去过了吗?”张木匠说:“不去就不去吧!好好给我看家!不要到外边飞去!” 3.不管怎样,且把这矛盾重重的诗篇埋在坝下,它也许不合你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准会生根发芽…… 4.这些闪电的影子,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5.有时候起了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 6.还有一问,这“公理”,几块钱一斤? 7.莲农们精心培植,把绵绵情意栽种在每一口莲塘里。 下面的7句话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概念 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把人当作物,或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的修辞手法,分拟人和拟物两种。 2、特点 比拟是以人的联想为基础,通过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不同属性转嫁的关系而构成的修辞方式。 知识梳理 (一)比拟 3、分类 ①感情性格的转嫁。把人的感情性格转用于物上。如: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人民一样,坚贞不屈。(袁鹰《井冈翠竹》) ②动作行为的转嫁。如:楼房在夜里呈现出银灰色,静静地蜷伏在雾气沼沼的地平线上。 ③称谓的转嫁。把用于人或物的称谓转用于物或人上。如:英雄的纪念碑啊,你可曾看见,此刻,在北京,在全国,在全世界,为失去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在哭泣,在沉思,在焦灼不宁。 ④抽象转嫁于具体,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如:他们已经挥动竹枝扫把,在默默地扫着、默默地扫着了。好像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都是在他们的竹枝扫帚下,一个接一个地被扫走了,又被扫来了。 4、作用 使表达形象生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让人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爱憎之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运用“比拟”的三个注意点: (1)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氛围。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给“秋雨”以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心情相悖。 (2)用以比拟的本体与拟体(人和物)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空中稀疏的星星眨着眼,发出私私的低语,相互打着招呼‘再见’”,它们互相说“再见”,显然不符合星星的特征。 (3)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 拟物的运用 人当作物 把人当作物来写,赋予他们物的表现和状态。 例如:咱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小飞蛾说:“艾艾!你不去看看你姥姥!”艾艾说:“我不去!初三不是才去过了吗?”张木匠说:“不去就不去吧!好好给我看家!不要到外边飞去!” 甲物当作乙物 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例如:不管怎样,且把这矛盾重重的诗篇埋在坝下,它也许不合你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准会生根发芽……(把“诗篇”比拟成能够生根发芽的植物) 这些闪电的影子,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把“闪电的影子”比拟成蜿蜒游动的一条条火蛇) 有时候起了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