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5827

2.2.1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1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1477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2.1,地形图,判读,教学设计,格式,人教
  • cover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授课内容 《地形图的判读》 教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新授课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在地形图上识别一些基本地形。 课标解读 行为条件为“运用地图 ”通过地理工具,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说 出别 ”“识别 ”行为动词要求到达知识的了解程度。内容拆分:一方 了解等高线 地形图如何表示地形;另一方面通过利用地形图识别基本地形。 教材分析 教材体系 本节内容位于初中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图》第二节内容。 教材结构 教材内容是在第一节地图学习之后分支地形图的在内容上分为等高线 地形图 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其中等高线地形图是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地理兴趣 地形图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地理表现形式,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 尤其是 那些色彩丰富、标注清晰的地图。 地理知识 初一学生在学习地形图阅读之前,可能对地理知识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 对地理空间的概念、地理要素的分布等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少。 地理能力 初一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注意到周围环境中的一些细节。 但在观察 地形图时,他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有针对性的观察能力, 学会从地图中提 取关键信息。 教学目标 1.通过地理模型,认识理解海拔、等高线的概念 2.通过分析地形图上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特征,理解地形起伏与等高线分布之间的内在联 系,初步培养空间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了解等高线绘制过程,感悟地理工作人员的艰辛,培养对地理工作人员其崇敬之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地形图中判别基本地形。 教学难点 在地形图中判别基本地形。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地理图片、文字材料、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问题引导法、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导 入 新 课 教师展示庐山的风光视频。 提问符合视频中风光的到的诗句,并思考,怎样把横看成岭侧 成峰的庐山在地图上表示出来。 教师补充:要想表示出来离不开郭守敬的付出,我们需要利用 等高线地形图比如海拔。这一词就是最早由他提出应用。同学 们知道海拔是应用于什么地方的吗 听过这个词么?不识庐山 真面目是真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么?那我们今天就进入地形的判 读来一探究竟,学习等高线地形图。 学生回答。 飞流直下三 千尺,疑是 银河落九天 。 横看成岭侧 成峰,远近 高低各不同 等诗句 宣传中 华优秀 文化, 了解有 关庐山 的诗句 , 因其 学生探 究庐山 地形的 兴趣。 新 课 讲 授 【教师展示】要想绘制和用好等高线地形图,首先要了解海拔 与相对高度。 【教师总结】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 一个 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把甲乙两地的海 拔高度及相对高度真出来。 不识庐山真面目--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过渡)知道了海拔和相对高度,我们来看一看地形图 是怎 么制作的呢 【视频展示】教师展示制作视频,直观了解地形图的制作过程 是如何从变成二维的并从中了解等高线的特征。 并动手制作: 完成学与做:参照右侧庐山某区等高线地形图立体模型,用硬纸 板“复原 ”左侧等高线地形图。 听教师讲解 两者区别。 学生观察模 型从中学习 等高线的特 征。 利 用 情 境 , 引 出地图 的概念 对学生 情感进 行 陶 冶 , 培 养对地 图的情 感。 练一练:等高线是如何绘制的? 只缘身在此山中--判读地形图 (过渡)只缘身在此山中,该怎么判断位于山的哪个部位呢? 那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到地形的学习。 思与学:找寻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地形部位的特征 【教师展示】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地形部位。 通过三维和二维地形一一对应学习:山峰,山谷,山脊, 安部, 陡崖的等高线特征。 山峰:等高线闭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