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畅玩兰溪———制作一份兰溪旅游攻略 七上地理第 2 章第 3 节———《地图的选择和运用》 一、整体设计思路 聚焦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进行突破,从选择地图、运用地图和分析地图进行 探讨,通过“选择地图,出发前走近兰溪城 ”、“运用地图,精心制作旅游攻略 ” 与“分析地图,体会一场便利 ”来破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 当中,首先呈现出整体化的教学策略,基于项目学习强化地理实践,以制作一份 兰溪旅游攻略为一条易于学生感知的明线,以选择地图、运用数字地图为本节课 教学内容的主线,引导学生在辩证、全面、联系、对比的思维方式的运用过程当 中,不断去深化我们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培育区域认知,培养学生 的地理实践力,梳理人地观念的核心素养。 指导设计依据: 1.2.1 课标依据: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 使用地图的习惯。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 的便捷。结合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 用。 1.2.2. 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增强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梳 理人地观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 2.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来源于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图。整体单元内容对应的是地理工具与 地理实践。本部分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地理工具,并提高使用地理工具分析地理事 物和现象的能力,逐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学会熟练使用地图,掌握适应现 代社会生活的基本数字化生存技能。这块内容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尤其是 本节课程,尽可能多地创设活动场景。这块内容既可以单独教学,也可以跨学科 教学。因而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是更为凸显和强调。 2.2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过《地图的阅读》,因此对于如何阅读地图是有一定了解的。 学生在小学已经系统地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分数的计算,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是 较为容易的。关键在于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较难理解,这里需要 用心设计。七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较强的好奇心,在实际生活中也都会接 触各种种类的地图,所以这一节内容学生会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可以充分利用课 内外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 对地图给人类生活带来便捷有一定的感知。在实际生活中,根据需要的不同,选 择并运用地图的能力有待提高。学习地图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地图,因此 教材从“用图需要 ”角度讲述选择适用的地图。本部分内容重点不是系统学习地 图的分类,而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图。因而这节课创设一个真实的制作 兰溪 2 天 1 夜旅游攻略的情景和项目,在完成课堂微项目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综 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观念的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分析 3.1 根据需要,选择类型准确、比例尺合适的地图,找到所需的信息,培养 读图能力。 3.2 联系生活,使用电子地图,合理规划出行方式和游览路线。熟练掌握地 图使用技巧,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3.3 结合实例,说出数字地图在灾害防治、环境治理等方面应用的优势。 3.4 结合实例,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4.1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使用电子地图,合理规划出行方式和游览路线。 熟练掌握地图使用技巧,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4.2 教学难点:根据需要,选择类型准确、比例尺合适的地图,找到所需的 信息,培养读图能力。 五、教学方法:项目式、对话式、体验式教学方法。 六、资源与工具:PPT 课件、《兰溪文旅宣传片》视频、导学案、资料包、 黑板、多媒体、电子地图。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预设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导入:播放《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