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市2025年中招模拟考试(三)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开展“科技赋能 洛阳智变”主题学习活动,请积极参与。 1.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科技,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判断。(共4分) 科技是利用自然规律实现特定目标的知识体系与实践手段。它是远古钻木时迸溅的一缕火花,驱散蒙昧,点亮文明曙光;它是司南航海中dǔ定的那根指针,指引方向,开启探索征程;它是当代互联网交织的全球脉络,联结世界,筑就地球村落;它是智能崛起后赋予的机器灵思,革新生产,重塑生活模样;它是未来蓝图中闪耀的创新笔触,拓展认知,勾 lè无限美好。 (1)请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2)请根据语境,写出文中拼音对应的汉字。 (2分) 2.小组成员梳理了洛阳古代的科技成就,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把表格中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4分) 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张衡将它安置在洛阳,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监测仪器;曹魏嘉平六年,马钧在洛阳发明龙骨水车,它通过链轮传动带动水槽内的刮板循环转动,将水提升到高处,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农业生产发展;皇甫谧长期生活在洛阳,他所著的《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对数百个穴位进行了介绍;隋唐洛阳城规划精妙,宫殿、坊市布局严整,排水系统设计科学合理,展现卓越的城市建筑智慧。洛阳用一个个科技成就,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洛阳古代科技成就 候风地动仪 ② 《甲乙经》 隋唐洛阳城 ① 农业器械 ③ ④ 3.小组成员准备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副对联,语言还没有组织好,请运用对仗知识,把下句完整地书写在横线。(3分) 近年来,洛阳在航空航天、关键技术、智能农机、新材料等领域成绩斐然,以创新持续驱动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洛阳相关企业自主研发的超低温、高转速、重载荷、无润滑轴承以及铜镍合金管材、高性能无氧铜棒材等特种材料,为航空航天事业提供关键支撑。洛阳企业在光电连接器这一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助力“复兴号”摆脱“洋基因”;推出国内首台5G+氢燃料智能无人驾驶拖拉机;成功研制0.12毫米超薄电子玻璃,在新材料研发领域打破国外垄断。 破 超薄 坚壁 新创 农机智启 上句:航宇材优 特种精研承重任 下句: 横批:洛阳科创 4.小组成员准备用一幅画宣传本次活动,A、B两幅备选图,你建议选择哪一幅 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4分) 5.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将空缺的古诗补充完整。 (8分) “科技赋能 洛阳智变”是千年古都与崭新时代的深度对话:如今洛阳在科技浪潮中勇攀高峰,与杜甫笔下的“① , ② ” (《望岳》)同是对顶峰的憧憬;科技让古老的洛阳旧貌展新颜,正如刘禹锡诗言“ 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当下洛阳在科技发展征途上,无惧艰难险阻,坚定迈进,正如王安石感慨“不畏浮云遮望眼, ④” (《登飞来峰》);即便前路迢迢、困难重重,洛阳依旧满怀信心,借科技之力驶向光明未来,如同李白高呼“ ⑤ , ⑥ ” (《行路难》);洛阳科技成果竞相涌现,恰似岑参笔下“⑦ , 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盛景。科技为洛阳这座千年古都注入全新活力,使其在时代舞台上光芒万丈。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文, 完成6~9题。 (共16分) 为国出征:王浩泽的航天故事 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时肩负使命———成为航天员,我是幸运的;将个人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