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骈死( ) 槽枥( ) 外见( ) 祗( ) 尽粟( ) 食马者( )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B.骈死/于槽枥之间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骈死于槽枥之间 ( )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3)策之不以其道 ( ) (4)执策而临之 ( ) (5)是马也 ( ) (6)安求其能千里也 ( )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 B.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见 D.食之不能尽其材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 B.而伯乐不常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食之不能尽其材 骈死于槽枥之间 D.策之不以其道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6.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马之千里者 C.一食或尽粟一石 D.其真不知马也 7. 下列句子省略了宾语的一项是 ( ) A.马之千里者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全文的主旨句是:_____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 (3)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6)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10、观察下列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①新伯乐相马 ②伯乐收了好处费 (1)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画面内容。 ①_____ ②_____ (2)看了上面的两幅漫画,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请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 执策而临之 B.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D.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13.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这是什么写法? 1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5.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说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16.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什么政治主张? 17.结合课文和当今实际,谈谈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哪些条件。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乙】 陈所敏云:鸂鶒①能敕水,故水宿之物莫能害。啄木遇蠹穴②,能以嘴画字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