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7943

19《小英雄雨来(节选)》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928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
  • cover
四年级下册第19课《小英雄雨来》(节选) 【教学目标】 1.认识“晋、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吧、塞、哇”,会写“芦花、发愣”等13个词语。 2.能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能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长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精瞄基点,情境导学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今天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是幸福的。可是,你们知道吗 在战争时期,拥有一张平稳的课桌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奢望。咱们先听一首歌,因为这节课我们将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共产儿童团歌》音乐起) 师:这首歌大家并不陌生,它歌唱的是共产儿童。在抗日战争期间,出现了很多抗日的小英雄。课前,老师已经让你们自己去查找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谁来分享你心中的英雄呢?(学生分享抗日小英雄) 今天,咱们就要走进一位英雄的故事,读课题。 二、精设问题,任务共学 任务一:检查预习,归纳学法 1.预学检测,了解学情。 (1)课文咱们已经预习过了,同学们这些生字词你都会读么? (2)出示生字词,正音朗读。 第一行:晋察冀 苇絮 枪栓 糠皮 炕上笤帚 第二行:呼啦哗啦 吧嗒吧嗒 咕咚咕咚 呜哩哇啦 第三行:歪歪斜斜 推推搡搡 嘟嘟囔囔 (3)有没有不理解的词?相机交流 预设:枪栓———推送子弹上枪膛的部分。 晋察———抗日革命根据地,指山西省、察哈尔省、河北省 多音字:塞。(微课视频解释三种读音) 出示本课的生字,重点生字提醒: 膊 慌(左右结构的字,“膊”中的点不要忘记,“慌”不要加一点)在书上各写一遍。 2.聚焦长文,发现特点。 (1)通过预习,你发现这篇课文和我们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2)学生自主发现并交流。 预设一:课文很长。(随机了解:你大概用了多少时间?) 小结:是的,这篇课文很长,一共有八页多,54个自然段,近3000字。 预设二:课文中间有序号标注。 小结:文中还用序号分别标示了六个部分。(出示) 这么长的课文,怎么来读呢?(出示篇章页)这个单元,我们就要来学习把握长课文主要内容。 (4)借助 “泡泡”梳理方法:课文中的两个泡泡,提示我们读长文章的方法,谁来读一读?(一是可以读完一部分想一想主要讲了什么?二是读到有的内容记不清了,可以再回过去看看) 任务二:列小标题,把握长文章的内容 (一)出示同学们课前做的小标题。 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掩护李大叔、智勇斗鬼子、被鬼子“枪毙”、机智巧逃生 引导围绕着人物和事件来概括课文的内容。 (二)根据小标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预设: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芦花村的雨来是个游泳本领很高的孩子,他在夜校读书,接受了爱国主义思想,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雨来勇敢地同敌人做斗争,最后机智逃生的故事。本单元的语文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任务三:自主学习,感受雨来的英雄形象。 1.同学们,课文的内容我们读明白了,那么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我们先来看看小标题(出示小标题),你觉得哪一部分内容最能体现雨来的小英雄形象呢?(第四部分) 2.默读课文第四部分,找一找出现最多的词语是什么?(没看见),雨来一共说了几次没看见?请你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 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深入探究:3次“没看见”最能体现雨来地英雄形象,品读第四部分,雨来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3菊花地?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集体交流 (1)第1处“没看见”。 小组汇报:鬼子假装很温和,叫人给雨来松绑,还摸摸雨来的头,鬼子在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