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8968

辽宁省丹东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2445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辽宁省,丹东市,2025届,九年级,学期,中考
  • cover
2025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箫索(xiāo) 端详(xiáng) 争执(zhì) 与日俱增(jù) B.蓦然(mò) 称职(chèng) 闲暇(xiá) 锋芒必露(bì) C.烦躁(zào) 殷红(yān) 炽热(chì) 黯然失色(àn) D.诀别(jué) 劝戒(jiè) 拘泥(ní) 无可奈何(nài)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有很多不确定性,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时间带来的成长。所谓成长,就是一场场_____,我们告别旧的,迎来新的,日复一日,_____。只有经历过的人_____明白其中的秘密。在这期间,我们渐渐温柔,学会_____情绪,让内心经受考验,在岁月的洗礼中变得强大。 A.蜕变 始终如是 才 克服 B.蜕变 周而复始 才 克制 C.改变 周而复始 就 克服 D.改变 始终如是 就 克制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②读书多了,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人的容颜、气质和才干,即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③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但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④喜欢读书的人,拥有真正的属于自己的美丽和智慧,生成自己独具的内在气质和修养,它是眉眼间的淡定从容,举止间的成熟稳重,和内心里的优雅沉静。 A.句①和句④中加点词语“优雅”的词性都是形容词。 B.句④中“美丽和智慧”“气质和修养”“淡定从容”的短语类型一致。 C.句②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和才干”删去。 D.句③画线句中用“但”连接前后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月光,抚慰过太白的无眠,也皎洁过摩诘的竹林;安慰过东坡的思念,也伴随过放翁的夜行;笼罩过佩弦门前的荷塘,也朦胧过驿路的梨树林。”在这段话中涉及到的诗人分别是:李白、王维、苏轼、陆游、朱自清。 B.古代年龄称谓的由来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有的根据生理特征来命名,如黄发、伛偻代指老人,始龀代指儿童;有的根据礼仪来命名,如加冠指男子二十岁;有的则是根据干支纪年来命名,如花甲,指六十岁。 C.《朝花夕拾》常常交叉运用“儿童———成人”视角。如《二十四孝图》中儿童鲁迅不解“郭巨埋儿”为何被歌颂,成人鲁迅则指出其“愚孝”“反人性”的本质;《无常》中童年鲁迅看戏时对“无常”既怕又喜,成人鲁迅则分析民间信仰中“无常”的公正形象,暗讽现实社会的不公。 D.《红岩》中,成岗领导狱中战友与敌人作斗争,巧妙与特务头子周旋;江姐忍受竹签钉指等酷刑,对党的秘密守口如瓶;许云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始终坚持自己的气节,在狱中坚持出版《挺进报》。他们用生命诠释了“革命信念坚如磐石”的“红岩精神”。 二、名著阅读 5.一字经纬,织就人格。请以“勇”字为纲,联系一位备选人物的经历,谈谈这个人物给你带来的启示。 备选人物:孙悟空 简·爱 鲁智深 三、名句名篇默写 6.古诗文默写。 (1)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4)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古人擅以花言志:陶渊明喜菊,“ ”传递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周敦颐爱莲,“ ”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品质;陆游咏梅,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也要“香如故”,表达了他对高洁情操的坚守。花人合一,诗人于“诗情花意”中传达深邃的人生思考。 四、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