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9789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练习题(二)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398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四川省,模拟,试卷,语文,练习题,中考
  • cover
攀枝花市米易县九年级语文2025年中考模拟练习题(二) 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作答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并使用2B铅笔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将正确考号对应数字涂黑。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mm黑色墨迹签字笔作答在答题卡题目规定的位置上。 4.答在本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及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共 81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读书就是要“过河拆桥” ①我的读书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②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浩如烟海,书虽多,有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 ③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书之中有些还要被刷下去,不过直到现在为止,它们都是榜上有名的。 ④在读书的时候,先要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语言文字关。攻这道关的时候,要先做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之类。 ⑤有句老话“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念对于具体事物来说,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廓而已,有些意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 ⑥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者的意思。从前有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 ⑦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⑧知其意之后,还要明其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作者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主观上的反映。 ⑨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总是人,做不到全知全能。他主观上的反映、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读书仅至知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所得的意所误。如果明其理,就有自己的意。我的意当然也是主观的,也不完全合乎客观的理,但我还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得出的意就可能比较正确,这个意是我的,我就可以用它处理事务,解决问题。 ⑩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把书读活了,就是书为我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原文/冯友兰,基于命题需要改写) 1.下列对读书“精其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读书要“精其选”是因为书籍虽繁多,但有价值的书还是不多。 B.时间是“精其选”最公正的评选家,相对而言,读者只起推荐作用。 C.我们今天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能够永久流传的。 D.时间精选出来的作品是值得精读的,需要细细品味,反复咀嚼。 2.下列对读书“明其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作者表达的意与客观的理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读书还要进一步“明其理”。 B.“明其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