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0245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课件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387750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长江,源头,拉丹,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热爱可抵万难 《航拍中国》 一: 解题 一 解题 标题: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各拉丹冬: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是长江三源之一西源沱沱河的发源地。 (2)问题:标题交代了游记的什么内容? ———所至。 二: 对比 文本 二、对比文本看独特 1.通读全文思考:这篇文章和《壶口瀑布》相比,有没有独到之处? (2)第三段:“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 (1)第三段:“海拔接近六千米……所以不很适应。我就更不在话下了。” 高原反应 生病 二、对比文本看独特 1.通读全文思考:这篇文章和《壶口瀑布》相比,有没有独到之处? (3)第六段:“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 (4)第七段:“此地的海拔已经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 (5)第九段:“‘我要死了。’” 受伤 症状加重 明确:作者多次提及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 2.这是否偏离了游记本身?从文章里找找答案。 没有。写身体状况是为了写景服务的:“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 值得:这样去做有好的结果;有价值,有意义。 作者所见所感的价值和意义,远超于她身体所经历的磨难。她所见的,一定是最值得的风景。 三: “值得” 之景 三、“值得”之景 1.围绕着各拉丹冬,作者见到了哪些景色?有什么特色? 各拉丹冬主峰 第五段:“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变化多端、难得一见。 冰塔林 〈1〉第一段:“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2〉第二段:“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第六段:“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 冰山 ———对比。巨大的冰谷、天地间浩浩苍苍vs一列小小身影。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而不值得一提。 比喻。形态各异、庞大 三、“值得”之景 1.围绕着各拉丹冬,作者见到了哪些景色?有什么特色? 冰世界(冰体) 奔流不息 第十一段:“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 第十四段:“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冰面下的水 拟人,静穆、晶莹、洁白,形态各异,熠熠烁烁。 2.作者也是跟《壶口瀑布》一样“定点换景”吗? 走向各拉丹冬,就近安营扎寨 在坚冰丛莽间的一个砾石堆上 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 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 置身于冰窟 第二天,仍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