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参考答案 一 、积累运用 1.B 2..A 3.D 4.C 5.A 6.D 7.A 8. 参考答案: ①白头搔更短 ②黄发垂髫 ③晓镜但愁云鬓改 ④可怜白发生 ⑤苍颜白发 ⑥颓然乎其间者 9.①“他”指范爱农②表达了作者对他溺水而亡的震惊、悲痛、惋惜之情。 ③尼摩船长④李逵 二 、阅读 ( 一 )本题 4 小题。 10.B 11.(答出其中 3 点即可) ①具有流畅的线条、精致的造型、多彩的纹样。 ②承载了染、织、绣等传统工艺和东方美学意境,是中国古代衣着文化的传承。 ③在青年群体中“破圈式”传播,成为年轻一代文化自信的具体化表达。 ④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化表达,更容易在消费、文旅等高频的生活体验 过程 中实现浸润式传播。 ⑤伴随着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认同, 一个新兴的文化消费市场正在快速成长,并延伸 到多个 相关产业。 12.A 13. 汉服本身的美观,承载传统文化,消费市场的兴起;蕴含传统礼仪规范,穿上汉服 能让人 学习和注重中华传统礼仪,规范自身行为仪态;新媒介技术的助力,多样的传播媒 介为汉服 文化开辟了丰富的传播渠道;青年群体的特性,互联网相伴成长,对科技产品熟 悉,思维开放, 勇于创新,借助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表达。 (二)本题 4 小题。 14.A 15. 参考示例: (1)神态、语言描写,写出柱子向墩子炫耀自己卖米有道的得意之态,也写出柱子对墩 子的 轻视。 (2)“始终”“才能”两词使用,突出了墩子对种稻不使用农药的笃定和坚守 16. 参考示例: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尾与开头抽冰嘎情节呼应,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深化了文章 的主旨。 17. 参考示例: (1)外貌对比。墩子矮胖胖黑乎乎,柱子又白又瘦的刀条脸。 (2)具体事件的表现对比。墩子精心管理稻田,柱子粗犷管理稻田;墩子卖米货真价实, 柱 子弄虚作假。 (3)事情的结果对比。张总选择了墩子家的米。 (三)本题 2 小题。 18.叙事(描写)(写出其中一项即可) 抒情 19. 参考示例: 【甲】词表达了词人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乙】诗流露了诗人 内心 的惆怅和感叹人生短暂、美景易逝的思想感情。 (四)本题 4 小题。 20.消失 围着 高兴的样子 21. 参考示例: (1)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2)(我)守着孤影在寒冷的窗前,霜夜难以入眠,在松树竹林下徘徊。 22. 参考示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雪花比作柳/棉絮,把山峰中的雪堆比作白玉,生 动形象 地写出了雪花飞舞、山峰积雪的壮美雪景。 23. 参考示例:张岱抒发了自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不随流俗的闲情逸致,以 及遗世 独立的高尚志趣和对故国的怀念。陈继儒抒发了自己宁静淡泊、闲适高雅的生活情 趣,以及 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的情感。 参考译文: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 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 亭看雪。(湖上) 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 较清晰的)影子, 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 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 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 一个童子正 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拉 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 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 呢!” 【乙】(我)守着孤影在寒冷的窗前,霜夜难以入眠,在松树竹林下徘徊。四周的山上月 光皎洁, 露水凝结在冰冷的树枝上,(我们)一起吟诵李白的《静夜思》,(此时)便觉得寒风刺 骨, (于是)回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