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崩殂( ) 菲薄( ) 费祎( ) 陟罚臧否( )( )( ) 行阵( ) 裨补阙漏( )( ) 长史( ) 夙夜( ) 猥自枉屈( ) 驽钝( ) 攘除( ) 咨诹善道(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以光先帝遗德( ) (2)不宜妄自菲薄( ) (3)引喻失义( ) (4)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5)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6)悉以咨之( ) (7)必能裨补阙漏( ) (8)躬耕于南阳( )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义: 今义: (2)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 今义: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今义: (4)臣本布衣 古义: 今义: (5)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5)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5.课文名句默写。 (1)文中诸葛亮劝谏刘禅对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 (2)作者分析先汉兴隆后汉倾颓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 _____,_____。 (4)(天水中考)《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 6.阅读下面名著的选段,完成各题。 我们婚后的头两年,罗切斯特先生的眼睛一直是瞎的。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如此亲近———才结合得如此紧密。因为那时我就是他的眼睛,正如现在依然还是他的右手一样。说实在的,我(像他常叫我的那样)就是他的眼珠。他通过我看大自然,看书。我也从来不知厌倦地替他仔细察看,用语言来描述田野、树木、城镇、河流、云彩、阳光———描摹我们面前的景色,周围的天———还用声音向他的耳朵传达了光线已无法向他的眼睛传达的印象。 我永不厌倦地念书给他听,领他到他想去的地方,替他做他想做的事。在这种效劳中,我尽管感到有点儿悲哀,但却获得一种最为充分、最为强烈的乐趣———因为他要求我为他做事时,并没有感到痛苦羞惭,也没有感到沮丧屈辱。他是如此真心地爱我,因为他知道,在接受我的照料时,根本用不着勉强。他也感到我是如此深情地爱着他,我这样照料他就是满足我自己最愉快的愿望。 上文选段的心理描写运用了第几人称?请简述这一人称的表达效果。 这部小说至今有一百七十多年了,在世界文坛上一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小说中哪一点“独特的光芒”使你获取了成长的力量。 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