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6053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章解读课件(61张)

日期:2025-05-2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76067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章,解读
  • cover
(课件网)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教材解析 一、课标要求 二、内容分析 三、教学建议 一、课标要求 1.课程目标 本课程模块将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以微粒之间不用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进一步丰富学生物质结构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提升学生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认识,深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课标要求 2.内容要求 了解晶体中微粒的空间排布存在周期性,认识简单的晶胞。借助分子晶体、共价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等模型认识晶体的结构特点。知道介于典型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及混合晶体是普遍存在的。 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聚集状态随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微粒间相互作用、微粒聚集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知道物质的聚集状态会影响物质的性质,通过改变物质的聚集状态可能获得特殊的材料。 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过程,认同“物质结构的探索是无止境的”观点,了解从原子、分子、超分子等不同尺度认识物质结构的意义。 认识物质的空间结构可以借助某些实验手段来测定,通过这些手段所获得的信息为建立物质结构模型或相关理论解释提供支撑。知道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晶体X射线衍射等是测定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 一、课标要求 3.学业要求 能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能结合实例描述晶体中微粒排列的周期性规律;能借助分子晶体、共价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等模型说明晶体中的微粒及其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能举例说明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并简单说明促进这些发展的原因。 能说明原子光谱、分子光谱、X射线衍射等实验手段在物质结构研究中的作用。 能举例说明物质在原子、分子、超分子、聚集态等不同尺度上的结构特点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举例说明结构研究对于发现、制备新物质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分析 1.与苏教版教材内容要求比较 新增内容 要求 物质的聚集状态 知道 等离子体 知道 液晶 知道 获得晶体的途径 了解 准晶 知道 晶体结构的测定 知道 “电子气”理论 应用 离子液体 知道 过渡晶体与混合晶体 知道 硅酸盐与纳米晶体 知道 超分子 了解 简单配合物的制备 学生必做实验 二、教学内容分析 1.与苏教版教材内容要求比较 删除内容 要求 原子化热 知道 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 了解 晶格能的应用 了解 离子晶体中影响离子配位数的因素 了解 二、教学内容分析 1.与苏教版教材内容要求比较 表述更新 将原子晶体该为共价晶体 离子晶体性质的表述 二、教学内容分析 2.本章内容体系 二、教学内容分析 2.1 第一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常识 物质的聚集状态 晶体 自范性 各向异性 熔点固定 宏观性质 晶胞 概念 简单的计算 结构测定 X射线衍射实验 获得途径 微观结构 凝固 凝华 析出 结构的描述 物质的聚集状态 (1)物质的聚集状态除了固态、液态、气态等三态之外,还存在晶态 、非晶态、塑晶态、液晶态等其他聚集状态。 (2)气态和液态物质也不一定都由分子构成,如等离子体是由电子、阳离子和电中性粒子组成的整体上呈电中性的气态物质,离子液体是熔点不高的仅由离子组成的液体物质。 晶体与非晶体 (1)本质差异 (2)晶体呈现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晶体生长的速率适当(玛瑙和水晶)。 (3)得到晶体一般有三条途径:熔融态物质凝固;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固体 自范性 微观结构 典型代表 晶体 有(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形) 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氯化钠、金刚石、干冰 非晶体 没有(不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形) 原子排列相对无序 玻璃、炭黑、石蜡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