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二)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025.5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 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3分) 一、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一5题。(15分,每小题3分) 清明时节的雨,总带着氤氢的诗意。甲。以“春游”和“踏青”为主题的艺术创 作,作为中国古代绘画中常见的类型,演绎着清明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澄澈的审美意蕴。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山水画卷一隋代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描绘的便是1400年前的 春日 (胜境/胜景)。①山峦叠嶂,碧波荡漾,画中游人泛舟水上,衣决似与微风同 舞,妆面与桃花相映成趣。②在笔墨交融中,人如芥子般隐入自然,消弭了与山川的距离。 乙。这种咫尺千里的山河胸襟,代表了中国山水文化独特的美学追求。 丙。【A】唐代张萱在《號国夫人游春图》中,以疏朗构图描绘虢国夫人一行游春 踏青的场景。仕女风姿绰约,·马匹膘肥体健。画家未着一笔草木却满纸生绿,将旖旎春光藏 进了按鞯的绣纹里。③背景用留白隐喻雨后的澄净,是空潆湿润的洇痕,也是“踏花归去马 蹄香”的传神写照,更是中国传统绘画审美追求的体现。 澄澈是人内心的纯净。明代周臣《春山游骑图》中,旅人沿山径蜿蜒而上,马蹄叩击桥 板的节奏与松涛共鸣,观者视线随山势跌宕而起伏,仿佛能触到苔点皴染的山石、飞白勾勒 的流云。中国艺术从不孤立地凝视一草一木,丁。【B】踏青不是为了征服自然,而是 让身心成为春光的容器。 我们从一幅幅 (精美绝伦/美轮美英)的画作中不仅感受到“惜春不觉归来晚, 花压重门带月敲”的闲适,“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的率性,而且领悟了清明画境的终 翻 极美学:④澄澈不是逃避暄嚣的幻境,而是在纷繁世界中保持心灵的清明。 (倘若 /既然)心灵如清明雨水般澄澈,画者与观者就可以超越形骸束缚,在笔墨间体悟天地的 (生生不息/声声不息)。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鞍鞯(jiàn) 衣袂笔墨交融B.旖旎(y) 胸襟 山峦叠嶂 C,蜿蜒暄翳 风姿绰约(chud)D.皴染(cin) 形骸 山势跌宕 2.依次选用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胜景美轮美奂既然生生不息B.胜境美轮美奂倘若 声声不息 C,胜景精美绝伦倘若生生不息D.胜境 精美绝伦既然 声声不息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