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7419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整本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242846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堂,七年级,核心,同步,新课标,无忧
  • cover
(课件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整 本 书 阅 读 新课导入 讨论: 如果“钢铁”比喻人的精神品质,需要经历哪些“锻造过程”? 烈火=磨难,骤冷=挫折,捶打=考验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并非炼钢工人,书名却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锻造”?让我们从文本中寻找答案。 素养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的写作背景,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2.学习摘抄和做笔记的读书方法,学会做摘抄、写提要和心得感受。(重点) 3.梳理保尔的成长经历,理解分析保尔的艺术形象。(重点) 4.分析和领悟保尔的生命态度,理解小说主题,理解“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重难点) 作者简介 列宁勋章获得者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只念了三年书就被迫走上社会。 他于1919年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积极战斗并响应号召修筑铁路。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与书中主人公保尔的关联 相同之处 人 物 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柯察金 出身贫困 贫困工人家庭 贫困铁路工人家庭 少年苦难 在火车站食堂当锅炉工 在火车站食堂当杂役 参加革命 战场受伤 1919年加入共青团,参加红军奔赴前线;1920年在战斗中负重伤 参加革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有一次头部受重伤 身体状况 1927年由于病情恶化而全身瘫痪,后双目失明 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病榻著书 1930—1933年完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4年开始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 在秘书加莉亚的帮助下写完了《暴风雨所诞生的》 相同之处 人 物 出身贫困 少年苦难 参加革命 战场受伤 身体状况 病榻著书 作品简介 主要讲述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与苦难生活抗争,投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不息,最终成为忠诚的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 小说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广阔生活画卷,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一代无产阶级英雄的光辉形象。 从而告诉人们: 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不断战胜敌人、战胜自己,将自身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能创造奇迹,最终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才能百炼成钢。 时代背景 小说的背景设定在20世纪初的苏联,特别是十月革命后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这一时期,苏联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随后发生了国内战争,红军与白军及各种反革命势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在这样的战争环境中成长,投身于保卫新生政权的战斗。国内战争结束后,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面临着恢复经济、建设工业等诸多任务,人们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新社会的建设中。 火与冰的乌克兰 两大时代背景 第一部主要以前苏联的国内战争为背景; 第二部主要以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为背景。 明确 阅读方法 阅读策略 1.阅读这部小说,要注意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魅力。 保尔·柯察金拥有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超越常人的顽强意志,同时他又充满温情,对亲情、爱情、友情无限眷恋。 阅读时可以通过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史、写人物小传等方式,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真正走近主人公,感受其人格魅力和榜样力量。 2.阅读这部小说,要注意做好摘抄和笔记。 这部小说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感染力强;有不少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语段,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不妨做一些摘抄、积累。 3.阅读这部小说,要理解“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①这部小说在中国影响巨大,自1937年中译本首次发行至今的80多年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被保尔钢铁般的毅力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所震撼。 ②可以与自己的长辈探讨,分析这部小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