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花木兰简介 花 木 兰 祠 花 木 兰 塑 像 花木兰其人 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营廓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祠内现存元代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花木兰的身世、籍贯、业绩及历代修祠情况。近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批景点。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 花木兰简介 据碑文、《归德府志》和唐朝以来的有关文献分析,花木兰不姓花,而是姓魏,名木兰,生于北周,死于隋代。故里在虞城营郭北魏庄(今废)。北周时可汉募兵,本是木兰父 被征招,但他年老体弱,难以应征。而唯一的能代替他的木兰胞弟又年轻。无奈,木兰女扮 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十二年,屡立战功。自边防归来时,北周已亡,拜见了隋朝文 帝。文帝封她为尚书,她坚辞不授。归家后,脱去戎装,换上旧时衣裳,又现女儿真面目。后朝廷闻之,召她人京,欲纳她为妃,木兰以死拒之。 据今人尚起兴考证,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木兰诗》,系木兰根据其自身经历写成。唐代追封木兰为将军,谥孝烈,并在其故居建祠纪念 。 题木兰庙 《 题木兰庙 》 唐诗 杜牧诗 弯弓征战作男儿, 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 拂云堆上祝明妃。 作品介绍 花木兰的故事源于《木兰诗》,《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叙述了古代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 乐府双壁 《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简介:乐府诗和乐府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诗”,它大放异彩, 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乐府”本是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后来人们将乐府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诗”。 花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杵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爹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爹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花木兰诗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爹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诸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疏通字词含义 第一节: 复:再、又 当:面对着 闻: 听到 惟: 只 理解: 一阵唧唧声,又一阵唧唧声,木兰正对着门织布。 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到女儿叹气的声音。 疏通字词含义 第二节: 何所思:“所思何”的倒装 愿:愿意 市: 买 理解: 问女儿所想的是什么,问女儿所思念的是什么。女儿也没有想什么,女儿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天晚上看到军中的文告,皇上正大规模的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我父亲(老了)没有大儿子(接替),木兰我没有大哥(去参军),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