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9练 物质的制备实验 高考真题演练 1.(2024·甘肃卷)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利用MnO2和H2SO3生成MnS2O6,再与Na2CO3反应制备Na2S2O6·2H2O的方案: (1)采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SO2,仪器a的名称为_____;步骤 Ⅰ中采用冰水浴是为了_____。 (2)步骤Ⅱ应分数次加入MnO2,原因是_____。 (3)步骤Ⅲ滴加饱和Ba(OH)2溶液的目的是_____。 (4)步骤Ⅳ生成MnCO3沉淀,判断Mn2+已沉淀完全的操作是_____。 (5)将步骤Ⅴ中正确操作或现象的标号填入相应括号中。 ―→―→( )―→( )―→―→( )―→ A.蒸发皿中出现少量晶体 B.使用漏斗趁热过滤 C.利用蒸发皿余热使溶液蒸干 D.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E.等待蒸发皿冷却 2.(2024·湖南卷)亚铜配合物广泛用作催化剂。实验室制备[Cu(CH3CN)4]ClO4的反应原理如下:Cu(ClO4)2·6H2O+Cu+8CH3CN===2[Cu(CH3CN)4]ClO4+6H2O 实验步骤如下: 分别称取3.71 g Cu(ClO4)2·6H2O和0.76 g Cu粉置于100 mL乙腈(CH3CN)中反应,回流装置图和蒸馏装置图(加热、夹持等装置略)如下: 已知:①乙腈是一种易挥发的强极性配位溶剂; ②相关物质的信息如下: 化合物 [Cu(CH3CN)4]ClO4 Cu(ClO4)2·6H2O 相对分子质量 327.5 371 在乙腈中颜色 无色 蓝色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表示排风的是_____(填标号)。 (2)装置Ⅰ中仪器M的名称为_____。 (3)装置Ⅰ中反应完全的现象是_____。 (4)装置Ⅰ和Ⅱ中N2气球的作用是_____。 (5)[Cu(CH3CN)4]ClO4不能由步骤c直接获得,而是先蒸馏至接近饱和,再经步骤d冷却结晶获得。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 (6)为了使母液中的[Cu(CH3CN)4]ClO4结晶,步骤e中向母液中加入的最佳溶剂是_____(填标号)。 A.水 B.乙醇 C.乙醚 (7)合并步骤d和e所得的产物,总质量为5.32 g,则总收率为_____(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3.(2024·江西卷)一种可用于温度传感的红色配合物Z,其制备实验步骤及传感原理如图(反应物均按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投料): Ⅰ.将Ni(NO3)2·6H2O和去离子水加入圆底烧瓶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再依次加入乙酰丙酮(HY)、无水Na2CO3和N,N,N′ 三甲基乙二胺(X)溶液,继续搅拌5 min; Ⅱ.加入NaB(C6H5)4溶液,立即生成红色沉淀,室温下继续反应35 min; Ⅲ.减压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烘干,重结晶,得到配合物Z; Ⅳ.室温下,将适量Z溶于丙酮(L),温度降至15 ℃,溶液经混合色逐渐转为蓝绿色,得到配合物W的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配合物Z中Ni、N和O五个原子共平面,Ni2+的杂化方式_____(填“是”或“不是”)sp3。 (2)步骤Ⅰ中,加入Na2CO3的目的是_____。 (3)步骤Ⅱ中,为避免沉淀包裹反应物共沉,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 (4)步骤Ⅲ中,洗涤去除的无机盐产物是_____。 (5)采用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Ni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ⅰ.准确称取m g的配合物Z; ⅱ.加入稀硝酸使样品完全消解,再加入去离子水,用20%醋酸钠溶液调节pH至4~5; ⅲ.以PAN为指示剂,用c 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EDTA体积V mL。 已知:EDTA与Ni2+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①除了滴定管外,上述测定实验步骤中,使用的仪器有_____(填标号)。 ②Ni的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 (6)利用上述配合物的变色原理(温差约10 ℃时,颜色有明显变化),设计一种实用温度传感装置:_____ _____。 4.(2022·辽宁高考)H2O2作为绿色氧化剂应用广泛,氢醌法制备H2O2原理及装置如下: 已知:H2O、HX等杂质易使Ni催化剂中毒。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装置B应为_____(填序号)。 (3)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药品,所有活塞处于关闭状态。开始制备时,打开活塞_____,控温45 ℃。一段时间后,仅保持活塞b打开,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