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综合性学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1.“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春·诗]下面根据表格内容所得出的有关“春诗”的四条结论,其中有两条结论有误,请找出并修改,注意语言简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春鸟 莺啼燕飞 迎新之喜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春木 万紫千红 争春惜时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春花 落花纷纷 国运盛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草 绿草葱郁 国破之伤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春风 春风传声 乡音诉愁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春社 箫鼓欢奏 乡人祈年 结论:①选材尤好初春胜景 ②意象多是自然景物 ③多维描绘意境画面 ④抒怀围绕国家命运 修改: (2)[春·节]请补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连贯。 ?一个“分”字已经言明其意———剖春季为二,划昼夜等长。 :东风解冻,时雨润物;燕剪轻裁柳色新,莺梭巧织花衣艳……春分的韵味还藏在农耕的文明里:“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老农扶犁唤醒沉睡的土地,麦苗拔节轻吟丰收的歌谣。当然, !春分的韵味更藏在那些传承千年的节气仪式里:测日影、立鸡蛋、赠春牛,天地之道与活动兴味熔铸成春天的雅趣。道家以平衡为至境,春分恰似天地间一个奇妙的支点,承载着和谐共生的哲思。一言以概之,“春分”就是一幅韵味丰厚的画,是一幅由 共同织就的节气长卷。 (3)[春·联]民俗寄情,南北形式各异。请仿照示例,结合春节文化,任选一组习俗,为其拟写“南北春节习俗”的春联。要求:紧扣习俗与春节文化,注意表意明确、表达生动简洁。 ①北方“吃饺子”与南方“包汤圆” ②北方“贴窗花”与南方“摆福橘” ③北方“扭秧歌”与南方“舞龙狮” 示例1: 习俗:北方“祭灶神”与南方“迎财神” 春联:灶火旺,燃尽旧岁愁;财帛聚,迎来新岁丰。 示例2: 习俗:北方“蒸花馍”与南方“做年糕” 春联:面塑百态迎祥至,年糕千层步步高。 选择 春联: 【答案】(1)错误结论①。修改:选材涵盖初春和暮春(或“不限于初春胜景”)。理由:表中“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暮春。 错误结论④。修改:情感多元(或“兼有个人与家国情———)。理由:表中“迎新之喜”“乡音诉愁”等情感与国运无关,“国破之伤”仅为部分内容。 (2) 何谓春分 春分的韵味首先藏在自然的律动里 春分的韵味不止于此 自然物候与人文活动 (3) 示例:③ 秧歌欢扭辞旧岁,龙狮劲舞贺新春 【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诗意。 ①选材尤好初春胜景。表格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描写的是初春景象,“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的是晚春景象,“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也没有点明是初春,并非全是“初春胜景”。因此,此结论不完全正确。可修改为:选材涵盖初春至暮春景象。 ②意象多是自然景物。表格中所有诗句的意象均为自然景物(莺、燕、草树、落花、春风等),此结论正确。 ③多维描绘意境画面。表格中诗句通过视觉(“百般红紫”)、听觉(“玉笛暗飞声”)、动态(“莺争暖树”)等多角度描绘春景,此结论正确。 ④抒怀围绕国家命运。表格中只有“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国运盛衰)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之伤)与国家命运相关,其他诗句抒写的是个人情感(迎新之喜、争春惜时、乡音诉愁)或民俗(乡人祈年),并非全部围绕国家命运。可修改为:抒怀兼及家国与个人。 (2)本题考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